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8页 |
1.1 氢键 | 第9-13页 |
1.1.1 氢键的发现 | 第9页 |
1.1.2 氢键的分类 | 第9-10页 |
1.1.3 氢键在超分子合成中的作用 | 第10-13页 |
1.1.3.1 强氢键对超分子合成的影响 | 第10-12页 |
1.1.3.2 弱氢键对超分子合成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 羧基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模式 | 第13-16页 |
1.3 影响配位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因素 | 第16-26页 |
1.3.1 配体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6-18页 |
1.3.1.1 配位原子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1.2 配体异构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2 金属离子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8-21页 |
1.3.2.1 金属离子配位构型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2.2 金属离子半径对配合物构型的影响 | 第19-21页 |
1.3.3 阴离子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21-23页 |
1.3.4 π-π堆积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23-25页 |
1.3.5 anion-p作用 | 第25-26页 |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4.1 选题意义 | 第2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28-36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28-29页 |
2.1.1 试剂 | 第28页 |
2.1.2 仪器 | 第28-29页 |
2.2 配体的合成 | 第29-31页 |
2.2.1 异烟酸乙酯的合成 | 第29页 |
2.2.2 前体三-(二氯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 第29页 |
2.2.3 前体三-(4-羟乙基吡啶-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 第29-30页 |
2.2.4 前体三-(4-羧基吡啶-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 第30页 |
2.2.5 配体L1的合成 | 第30页 |
2.2.6 配体三-(3-羧基吡啶-乙基)-胺 (L2) 的合成 | 第30页 |
2.2.7 配体 1,5-二(3-羧基吡啶基)-N-甲基乙基胺 (L3) | 第30-31页 |
2.3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31-32页 |
2.3.1 L1·2H_2O(1)合成 | 第31页 |
2.3.2 (L1·3H~+)·3ClO_4~-·2H_2O (2) 的合成 | 第31页 |
2.3.3 (L1·3H~+)·H_2O·3NO_3~- (3) 的合成 | 第31页 |
2.3.4 (C_6H_4O_2)?HCl (4) 的合成 | 第31页 |
2.3.5 [Mn(L1?3H~+)_2?(H_2O)_2?(Cl~-)_2 (5) 的合成 | 第31-32页 |
2.3.6 [Ag_5(L1)_2(H_2O)_3]?2H_2O?5ClO_4~- (6) 的合成 | 第32页 |
2.3.7 [CuL1(H_2O)_4]?2ClO_4~-?6H_2O (7) 的合成 | 第32页 |
2.3.8 [ErL1(H_2O)_2]?5H_2O?3ClO_4~- (8) 的合成 | 第32页 |
2.3.9 [Ce(L3)_2(H_2O)]?(H_2O)?(ClO_4~-)3 (9) 的合成 | 第32页 |
2.4 配体及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2.5 配体及化合物的热重分析 | 第33-34页 |
2.6 化合物1与 2 的电阻率测试 | 第34-35页 |
2.7 化合物1与 2 的荧光性质 | 第35页 |
2.8 晶体结构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分析 | 第36-68页 |
3.1 配体及其各种酸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36-49页 |
3.1.1 L1·2H_2O (1) | 第36-39页 |
3.1.2 (L1·3H~+)·3ClO_4~-·2H_2O (2) | 第39-42页 |
3.1.3 (L1·3H~+)·H_2O·3NO_3~- (3) | 第42-44页 |
3.1.4 (C_6H_4O_2)?HCl (4) | 第44-47页 |
3.1.5 小结 | 第47-49页 |
3.2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49-68页 |
3.2.1 [Mn(L1?3H~+)_2?(H_2O)_2?(Cl-)_2 (5) | 第49-52页 |
3.2.2 [Ag_5(L1)_2(H_2O)_3]?2H_2O?5ClO_4~- (6) | 第52-56页 |
3.2.3 [CuL1(H_2O)4]?2ClO_4~-?6H_2O (7) | 第56-59页 |
3.2.4 [ErL1(H_2O)_2]?5H_2O?3ClO_4~- (8) | 第59-62页 |
3.2.5 [Ce(L3)_2(H_2O)]?(H_2O)?(ClO_4~-)_3 (9) | 第62-66页 |
3.2.6 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发表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