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公众安全感的文献计量分析 | 第13-20页 |
2.1 数据来源 | 第13页 |
2.2 发文量统计 | 第13-14页 |
2.3 机构合作与作者共现 | 第14-16页 |
2.4 研究主题分析 | 第16-20页 |
2.4.1 安全感与公众安全感 | 第17-18页 |
2.4.2 公众安全感与社会安全感 | 第18-19页 |
2.4.3 公众安全感与风险社会 | 第19页 |
2.4.4 一般性公众安全感与突发性公众安全感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突发性事件中公众安全感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第20-29页 |
3.1 突发性事件分类及标准 | 第20-21页 |
3.2 突发性事件中公众安全感的结构维度 | 第21-22页 |
3.3 突发性事件中公众安全感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第22-29页 |
3.3.1 突发性事件本身属性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 | 第23-25页 |
3.3.2 突发性事件中政府应对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3 突发性事件中媒体传播因素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 | 第26-28页 |
3.3.4 突发性事件中群体心理及行为为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数据采集方法及测量 | 第29-36页 |
4.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第29页 |
4.2 公众安全感 | 第29-32页 |
4.3 事件属性 | 第32-33页 |
4.4 政府应对 | 第33页 |
4.5 媒体传播 | 第33-34页 |
4.6 群体心理及行为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公众安全感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36-48页 |
5.1 定性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5.2 构建事实表 | 第37-39页 |
5.3 公众安全感影响因素模型验证 | 第39-46页 |
5.3.1 事件属性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 | 第39-41页 |
5.3.2 政府应对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 | 第41-43页 |
5.3.3 媒体传播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 | 第43-45页 |
5.3.4 群体心理及行为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 | 第45-46页 |
5.4 风险事件扩散路径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突发性事件中社会心理危机治理 | 第48-53页 |
6.1 构建以应急能力为核心的危机心理干预机制 | 第48-49页 |
6.1.1 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加强突发事件事前干预 | 第48-49页 |
6.1.2 展开心理咨询与支持,加强突发事件事中干预 | 第49页 |
6.1.3 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加强突发事件事后干预 | 第49页 |
6.2 发挥媒体在抑制心理危机扩散中的作用 | 第49-51页 |
6.2.1 规范新闻报道制度,提高信息可信度 | 第49-50页 |
6.2.2 依据事件类型,合理安排媒体议程 | 第50-51页 |
6.2.3 宣传防治危机方法,避免公众恐慌心理 | 第51页 |
6.3 培养公众媒介素养,提高公众应急能力 | 第51-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