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杨慎与明中期复古诗学

中文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绪论第16-27页
    一 杨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16-24页
        (一) 杨慎生平、事迹与影响研究第16-17页
        (二) 杨慎学术成就的研究:哲学、考据、音韵第17-18页
        (三) 杨慎诗学的研究第18-21页
        (四) 杨慎词学的研究第21-22页
        (五) 杨慎创作的研究第22-24页
    二 选题意义第24-25页
    三 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第25-27页
第一章 杨慎生平、著述与诗学观第27-37页
    一 杨慎生平经历第27页
    二 杨慎的著述第27-30页
    三 杨慎主要诗学观点第30-37页
        (一) 诗道"性情"第31-32页
        (二) 问学之功殊等,故诗有工有拙第32-33页
        (三) "人人有诗,代代有诗"的诗歌史观第33-35页
        (四) 绮丽、含蓄、自然、新奇的诗歌审美趣味第35-37页
第二章 杨慎与李东阳诗学第37-52页
    一 李东阳诗学的主要观点第37-41页
        (一) 诗文辨体第37-38页
        (二) 声律节奏为主的时代格调第38-40页
        (三) 诗贵情思第40-41页
    二 杨慎和李东阳的渊源及交往第41-43页
    三 杨慎对李东阳诗学的发展第43-52页
        (一) 以"情"为核心的诗歌本质论第43-46页
        (二) 求其时代格调:从宗盛唐到宗六朝第46-52页
第三章 杨慎与前七子诗学第52-82页
    一 前七子诗学概况第52-54页
    二 杨慎与前七子的交往第54-55页
    三 杨慎与前七子诗学比较第55-82页
        (一) 复古宗尚的异同第55-62页
        (二) 主情倾向的异同第62-68页
        (三) 审美旨趣的异同第68-74页
        (四) 诗学取径的异同第74-82页
第四章 杨慎与明中后期复古诗学第82-97页
    一 杨慎与六朝派第82-89页
        (一) 六朝派的发展与主要诗学观点第82-86页
        (二) 杨慎对六朝派的影响第86-89页
    二 杨慎与嘉靖后复古派第89-97页
        (一) 后七子的主要诗学观点第89-90页
        (二) 复古派对杨慎所提诗学问题的再讨论第90-97页
结语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FWZ12数控滚齿机加工误差分析及精度调整
下一篇:审美品味理论研究--以布尔迪厄与阿苏利为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