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侵入岩、深成岩论文

西藏荣玛乡冈塘错花岗岩就位机制及隆升剥露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区交通地理位置第10页
    1.2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第10-11页
    1.3 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1-13页
        1.3.1 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2 羌塘中部地区隆升剥露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3 冈塘错花岗岩体研究进展第13页
    1.4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第13-14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页
    1.6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5页
    1.7 研究内容第15页
    1.8 完成工作量统计第15-16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6-22页
    2.1 地层第16-19页
        2.1.1 下古生界-泥盆系第17页
        2.1.2 上古生界第17-18页
        2.1.3 中生界第18-19页
        2.1.4 新生界第19页
    2.2 岩浆岩第19-20页
        2.2.1 侵入岩第19-20页
        2.2.2 火山岩第20页
    2.3 变质岩第20页
        2.3.1 浅变质岩第20页
        2.3.2 低温-高压变质岩第20页
    2.4 区域构造特征第20-22页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第22-34页
    3.1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22-25页
        3.1.1 研究区地层第22-23页
        3.1.2 岩浆岩第23页
        3.1.3 热接触变质岩第23-25页
    3.2 冈塘错花岗岩侵位构造特征第25-34页
        3.2.1 岩体流动构造特征第26-30页
        3.2.2 围岩面理和线理特征第30-34页
第4章 岩体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第34-55页
    4.1 裂变径迹研究方法第34-37页
        4.1.1 裂变径迹测年原理第34页
        4.1.2 裂变径迹退火机理及退火模型第34-36页
        4.1.3 裂变径迹应用第36-37页
    4.2 样品采集第37页
    4.3 实验过程第37-38页
        4.3.1 磷灰石单矿物的挑选第37页
        4.3.2 磷灰石裂变径迹处理与观测第37-38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8-47页
        4.4.1 磷灰石裂变径迹长度特征第40-41页
        4.4.2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特征第41-47页
    4.5 冈塘错花岗岩热历史模拟第47-53页
        4.5.1 热历史模拟方法及过程第47-48页
        4.5.2 模拟结果第48-53页
    4.6 冈塘错花岗岩隆升剥蚀分析第53-55页
第5章 构造意义讨论第55-58页
第6章 结论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库环境中滑面形态对滑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研究--以三峡库区汪家梁滑坡为例
下一篇:盐城市地下水动态预测模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