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7-28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7-18页 |
| 1.2 电动汽车多时段有序充放电调度概述 | 第18-22页 |
| 1.2.1 电动汽车日前调度 | 第19-20页 |
| 1.2.2 电动汽车滚动调度 | 第20-21页 |
| 1.2.3 电动汽车实时调度 | 第21-22页 |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 1.3.1 从调度时段层面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23-24页 |
| 1.3.2 从研究角度层面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24页 |
| 1.4 本文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4-28页 |
| 第2章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及配电网接纳能力研究 | 第28-49页 |
| 2.1 引言 | 第28页 |
| 2.2 电动汽车出行特点分析 | 第28-32页 |
| 2.3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建模 | 第32-37页 |
| 2.3.1 常规充电模式 | 第32-34页 |
| 2.3.2 快速充电模式 | 第34-37页 |
| 2.4 配电网对电动汽车的接纳能力研究 | 第37-41页 |
| 2.4.1 接纳能力评估指标 | 第37-40页 |
| 2.4.2 接纳能力评估流程 | 第40-41页 |
| 2.5 算例分析 | 第41-48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3章 考虑用户满意度的电动汽车分群调度策略 | 第49-68页 |
| 3.1 引言 | 第49页 |
| 3.2 电动汽车分群调度策略架构 | 第49-54页 |
| 3.2.1 电动汽车分群准则 | 第50-52页 |
| 3.2.2 可应用于实际系统的分群调度流程 | 第52-54页 |
| 3.3 考虑配电网不确定性的区间优化模型 | 第54-58页 |
| 3.3.1 配电网中不确定量的表示 | 第54-55页 |
| 3.3.2 优化调度模型 | 第55-58页 |
| 3.3.3 优化调度模型算法流程及参数设置 | 第58页 |
| 3.4 区间优化 | 第58-59页 |
| 3.4.1 区间数的表示与计算 | 第58-59页 |
| 3.4.2 区间优化模型 | 第59页 |
| 3.5 算例分析 | 第59-67页 |
| 3.5.1 电动汽车分群充放电调度 | 第60-65页 |
| 3.5.2 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不确定性研究 | 第65-66页 |
| 3.5.3 灵敏度分析 | 第66-67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4章 基于两阶段优化的电动汽车滚动调度 | 第68-83页 |
| 4.1 引言 | 第68页 |
| 4.2 滚动优化 | 第68-72页 |
| 4.2.1 滚动优化架构 | 第69-70页 |
| 4.2.2 滚动优化模型 | 第70-71页 |
| 4.2.3 滚动优化目标函数 | 第71-72页 |
| 4.3 两阶段优化 | 第72-74页 |
| 4.4 算例分析 | 第74-8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第5章 基于充放电优先级排序的电动汽车实时调度 | 第83-96页 |
| 5.1 引言 | 第83页 |
| 5.2 风电实时随机波动建模 | 第83-86页 |
| 5.2.1 湍流现象和Vor-karman功率谱密度 | 第84-85页 |
| 5.2.2 实时风速的生成 | 第85-86页 |
| 5.3 根据充放电优先级的实时充放电调度 | 第86-89页 |
| 5.3.1 风电实时平抑 | 第86-87页 |
| 5.3.2 跟踪滚动调度策略 | 第87-88页 |
| 5.3.3 充放电优先级 | 第88-89页 |
| 5.4 实时调度架构 | 第89-90页 |
| 5.5 算例分析 | 第90-95页 |
| 5.5.1 风电实时平抑 | 第90-93页 |
| 5.5.2 电动汽车实时调度 | 第93-95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 6.1 工作总结 | 第96-97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