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概述 | 第10-18页 |
(一) 概念、原理、特征、功能 | 第10-12页 |
1、概念及原理 | 第10页 |
2、特征 | 第10-11页 |
3、功能作用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民事执行相关概念辨析 | 第12-14页 |
1、民事执行监督概念 | 第12页 |
2、民事执行制约概念 | 第12-13页 |
3、执行救济概念 | 第13页 |
4、执行监督与执行制约、执行救济的区别与联系 | 第13-14页 |
(三) 民事执行监督的立法进程 | 第14-18页 |
1、立法之前及探索阶段 | 第14-15页 |
2、司法系统内部立法阶段 | 第15-16页 |
3、人大正式立法阶段 | 第16页 |
4、立法进程带来的趋势转变 | 第16-18页 |
二、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机制 | 第18-23页 |
(一) 启动方式 | 第18-19页 |
1、依当事人申请方式及其利弊 | 第18-19页 |
2、依职权启动方式及其利弊 | 第19页 |
(二) 监督范围与对象 | 第19-20页 |
1、监督范围 | 第19-20页 |
2、监督对象 | 第20页 |
(三) 审查方式 | 第20-21页 |
1、调阅案件卷宗 | 第20-21页 |
2、现场参与执行 | 第21页 |
(四) 监督方式 | 第21-23页 |
1、检察建议 | 第21页 |
2、移送职务犯罪线索 | 第21-23页 |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现状和困境 | 第23-32页 |
(一)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现状 | 第23-26页 |
1、法院自我监督现状:法院内部对民事裁判执行监督存在缺陷 | 第23-24页 |
2、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现状 | 第24-26页 |
3、我国各地经验探索 | 第26页 |
(二)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困境 | 第26-32页 |
1、检察机关执行监督案件发现线索难 | 第26-27页 |
2、民行检察对执行工作较为陌生,且认识不统一,监督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 第27-29页 |
3、证据收集困难、案件后续跟踪困难 | 第29-30页 |
4、软硬件配备缺失,监督力量薄弱 | 第30-32页 |
四、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完善 | 第32-42页 |
(一) 国外模式及借鉴思考 | 第32-34页 |
1、瑞士模式 | 第32页 |
2、法国模式 | 第32-33页 |
3、德国模式 | 第33页 |
4、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3-34页 |
(二) 构建纵向保障机制的设想 | 第34-39页 |
1、与法院建立协调工作机制 | 第34页 |
2、建立上级检察机关检察建议监督制度 | 第34-35页 |
3、建立提请上级检察机关监督制度 | 第35-37页 |
4、建立职务犯罪侦查线索立案及更换人员制度 | 第37页 |
5、建立后期回访制度 | 第37-38页 |
6、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约束机制 | 第38-39页 |
(三) 建立横向沟通联系机制 | 第39-41页 |
1、主动走出去,对外加强宣传 | 第39-40页 |
2、对内加强沟通联系,积极扭转案源匮乏的局面 | 第40页 |
3、主动加强与法院的沟通联系 | 第40-41页 |
(四) 建立检察机关内部学习机制 | 第41-42页 |
1、建立检委会委员学习民事类法律法规的常态化机制 | 第41页 |
2、建立民行部门全面学习机制 | 第41页 |
3、定期组织民行部门培训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