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10页 |
致谢 | 第10-11页 |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30页 |
1 我国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我国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污染现状 | 第14-15页 |
·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2 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及危害 | 第16-21页 |
·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理 | 第17页 |
·有机磷农药的神经毒性 | 第17-18页 |
·急性毒性 | 第17页 |
·有机磷农药的中间综合症 | 第17-18页 |
·有机磷农药的迟发性毒性 | 第18页 |
·有机磷农药的神经发育毒性 | 第18-20页 |
·有机磷农药对细胞水平的神经发育毒性 | 第18-19页 |
·有机磷农药对脑内神经递质系统的长期影响 | 第19页 |
·有机磷农药对哺乳动物行为认知能力的影响 | 第19-20页 |
·有机磷农药的生殖毒性 | 第20-21页 |
·有机磷农药对雄性生殖毒性作用 | 第20页 |
·有机磷农药对雌性生殖毒性作用 | 第20-21页 |
3 食品加工方式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洗涤操作 | 第22页 |
·去皮操作 | 第22页 |
·高温操作 | 第22-23页 |
·腌制操作 | 第23页 |
·烘干操作 | 第23页 |
4 有机磷农药的膳食风险评估 | 第23-28页 |
·农药的危害性识别 | 第24页 |
·农药的危害性描述 | 第24-26页 |
·农药的暴露评估 | 第26-27页 |
·农药的风险描述 | 第27-28页 |
·加工因子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第28页 |
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蔬菜与糙米中毒死蜱等7种有机磷杀虫剂的残留分析方法 | 第30-43页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0-31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0页 |
·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31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31-32页 |
·提取 | 第31-32页 |
·净化 | 第32页 |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32页 |
·数据处理及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3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3-36页 |
·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第36-42页 |
·缓冲溶液中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第36-37页 |
·其它水样中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第37-38页 |
·番茄样品中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第38-39页 |
·辣椒样品中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第39-40页 |
·甘蓝样品中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第40-41页 |
·大米样品中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第41-42页 |
·标样色谱图 | 第42-43页 |
第三章 食品加工过程中毒死蜱等7种有机磷杀虫剂残留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43-8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8页 |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3页 |
·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食品材料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8页 |
·室内添加样品 | 第44-46页 |
·田间样品的加工操作 | 第46-47页 |
·数据处理 | 第47-48页 |
2 数据分析 | 第48-75页 |
·加工工艺对番茄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 第48-61页 |
·去皮操作对番茄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 第48-55页 |
·供试农药在番茄基质中的降解作用 | 第55页 |
·番茄酱加工中农药残留的变化 | 第55-61页 |
·加工工艺对辣椒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 第61-70页 |
·供试农药在辣椒的消解 | 第61-63页 |
·两种不同清洗方式对辣椒中7种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果 | 第63-64页 |
·盐渍加工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影响 | 第64-70页 |
·加工操作对甘蓝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 第70-71页 |
·米饭蒸煮过程中的农药残留变化 | 第71-73页 |
·田间残留试验样品食品加工的比较试验 | 第73-75页 |
·番茄酱的加工 | 第73页 |
·辣椒酱的加工 | 第73-74页 |
·脱水甘蓝的制作 | 第74页 |
·米饭的加工 | 第74-75页 |
3 分析与讨论 | 第75-82页 |
第四章 食品中毒死蜱等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加工因子模拟试验 | 第82-99页 |
1 七种有机磷农药的水解试验 | 第82-9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2-84页 |
·实验材料 | 第82-84页 |
·实验方法 | 第8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4-92页 |
·毒死蜱等7种有机磷杀虫剂在不同缓冲液中的水解速率 | 第84-87页 |
·温度对有机磷杀虫剂水解的影响 | 第87-92页 |
2 毒死蜱等7种有机磷杀虫剂的高温挥发试验 | 第92-9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2-94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92页 |
·实验方法 | 第92-94页 |
·试验结果 | 第94-95页 |
·小结 | 第95-96页 |
3 讨论 | 第96-99页 |
第五章 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的膳食暴露与健康风险初探 | 第99-107页 |
1 毒死蜱的危害性鉴定和描述 | 第99-100页 |
·毒死蜱的健康危害 | 第99页 |
·毒死蜱的急性毒性 | 第99页 |
·毒死蜱的慢性和亚慢性毒性 | 第99-100页 |
·毒死蜱的致畸性 | 第100页 |
·毒死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第100页 |
2 毒死蜱的膳食接触评定 | 第100-105页 |
·我国人群的膳食摄入状况 | 第100-103页 |
·毒死蜱的残留摄入量 | 第103-104页 |
·每日理论最大摄入量的计算 | 第104页 |
·估算每日摄入量的计算 | 第104-105页 |
3 毒死蜱的摄入风险描述 | 第105-106页 |
·以每日理论最大摄入量进行计算 | 第105页 |
·以估算每日摄入量进行计算 | 第105页 |
·以常规方法估算每日摄入量 | 第105-106页 |
4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1 结论 | 第107-108页 |
2 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