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发展历程概述 | 第10-13页 |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2 转子热应力分析及有限元计算 | 第18-24页 |
| ·转子热应力基本公式 | 第18页 |
| ·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18-19页 |
|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过程 | 第18-19页 |
|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19页 |
| ·APDL的定义及优点 | 第19-21页 |
| ·APDL的定义 | 第20页 |
| ·APDL的优点 | 第20-21页 |
| ·转子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方程 | 第21页 |
| ·转子瞬态应力场的有限元计算方程 | 第21-23页 |
| ·有限元热-结构耦合求解 | 第23-24页 |
| 3 基于APDL的联合循环汽轮机转子启动热应力计算及分析 | 第24-38页 |
| ·APDL计算转子热应力过程 | 第24-25页 |
| ·建立转子有限元模型 | 第25-28页 |
| ·计算对象 | 第25页 |
| ·叶片半径等效变换 | 第25-27页 |
| ·建立转子几何模型 | 第27-28页 |
| ·划分网格 | 第28页 |
| ·转子材料模型 | 第28页 |
| ·各级蒸汽参数的确定 | 第28-30页 |
| ·转子边界条件及换热系数 | 第30-34页 |
| ·转子热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0页 |
| ·转子换热系数的计算 | 第30-32页 |
| ·蒸汽性质的计算 | 第32-34页 |
| ·转子温度场的计算 | 第34-35页 |
| ·转子初始温度场的计算 | 第34-35页 |
| ·瞬态温度场的计算 | 第35页 |
| ·转子应力场的计算 | 第35-37页 |
| ·转子离心力的计算 | 第36页 |
| ·MISES准则 | 第36-37页 |
| ·瞬态MISES应力场的计算 | 第37页 |
| ·计算结果后处理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转子的热应力计算实例与分析 | 第38-66页 |
| ·主要监测点的标注 | 第38页 |
| ·转子初温为350℃时采用温态方式启动的热应力计算与分析 | 第38-44页 |
| ·转子初温为350℃时采用温态方式启动的启动曲线 | 第38-39页 |
| ·转子初温为350℃时采用温态方式启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 | 第39-42页 |
| ·转子初温为350℃时采用温态方式启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析 | 第42-44页 |
| ·转子初温为350℃时采用热态方式启动的热应力的计算与分析 | 第44-48页 |
| ·转子初温为350℃时采用热态方式的启动曲线 | 第44-45页 |
| ·转子初温为350℃时采用热态方式启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 | 第45-47页 |
| ·转子初温为350℃时采用热态方式启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析 | 第47-48页 |
| ·转子初温为43℃时采用冷态方式启动热应力的计算与分析 | 第48-55页 |
| ·转子初温为43℃时采用冷态方式启动的启动曲线 | 第48-49页 |
| ·转子初温为43℃时采用冷态方式启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 | 第49-52页 |
| ·转子初温为43℃时采用冷态方式启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析 | 第52-55页 |
| ·转子初温为28℃时采用冷态方式启动热应力的计算与分析 | 第55-60页 |
| ·转子初温为28℃时采用冷态方式启动的启动曲线 | 第55-56页 |
| ·转子初温为28℃时采用冷态方式启动的转子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 | 第56-58页 |
| ·转子初温为28℃时采用冷态方式启动转子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析 | 第58-60页 |
| ·转子初温为190℃时采用温态方式启动热应力的计算和分析 | 第60-64页 |
| ·转子初温为190℃时采用温态方式启动的启动曲线 | 第60页 |
| ·转子初温为190℃时采用温态方式启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 | 第60-63页 |
| ·转子190℃采用温态启动转子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析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5 转子低周疲劳寿命计算及失效分析 | 第66-72页 |
| ·转子低周疲劳失效 | 第66-70页 |
| ·转子寿命损耗 | 第66-67页 |
| ·影响低周疲劳的因素 | 第67-68页 |
| ·疲劳特性实验曲线 | 第68-70页 |
| ·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寿命计算 | 第70-72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总结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作者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