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芒果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1 世界芒果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2 中国芒果产业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3.3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芒果产业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 | 第14-43页 |
2.1 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历程 | 第14-17页 |
2.1.1 自发种植阶段(1938-1964年) | 第15页 |
2.1.2 有组织无序发展阶段(1964-1997年) | 第15-16页 |
2.1.3 有组织快速有序发展阶段(1997以后) | 第16-17页 |
2.2 产业发展现状 | 第17-38页 |
2.2.1 产业规模 | 第17页 |
2.2.2 品种资源 | 第17-29页 |
2.2.3 布局 | 第29页 |
2.2.4 生产技术 | 第29-32页 |
2.2.5 产业化 | 第32-33页 |
2.2.6 品牌建设 | 第33-34页 |
2.2.7 市场开拓 | 第34-38页 |
2.3 产业发展优势 | 第38-43页 |
2.3.1 自然气候优势 | 第38-41页 |
2.3.2 质量优势 | 第41-42页 |
2.3.3 效益优势 | 第42-43页 |
2.3.4 政策优势 | 第43页 |
3 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3-66页 |
3.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第43-47页 |
3.1.1 水利工程设施缺乏 | 第43-45页 |
3.1.2 交通不便 | 第45页 |
3.1.3 园地质量水平低 | 第45-47页 |
3.2 标准化水平低 | 第47-48页 |
3.2.1 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 | 第47页 |
3.2.2 投入品监管难 | 第47-48页 |
3.2.3 认证过滥,标准过多 | 第48页 |
3.2.4 组织化程度制约标准化发展 | 第48页 |
3.3 产业链条不完善 | 第48-49页 |
3.4 组织化程度较低 | 第49页 |
3.4.1 经营主体影响力弱 | 第49页 |
3.4.2 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慢 | 第49页 |
3.5 自然灾害频繁 | 第49-58页 |
3.5.1 旱灾 | 第49-51页 |
3.5.2 低温冻害 | 第51-57页 |
3.5.3 其他灾害 | 第57-58页 |
3.6 区域布局不合理 | 第58-59页 |
3.6.1 无限制扩大种植区域 | 第58页 |
3.6.2 品种布局不科学 | 第58-59页 |
3.7 增速过快,区域竞争加剧 | 第59页 |
3.8 品种单一 | 第59-60页 |
3.9 产业单一 | 第60页 |
3.10 对自然生态破坏加剧 | 第60-62页 |
3.11 果品质量参差不齐 | 第62-66页 |
3.11.1 土地质量下降导致果品质量下降 | 第62-63页 |
3.11.2 套袋对果品质量造成影响 | 第63页 |
3.11.3 种植过密造成果品质量下降 | 第63页 |
3.11.4 病虫害及防治过程造成果品质量下降 | 第63-66页 |
3.11.5 过度早采或晚采造成果品质量下降 | 第66页 |
4 攀枝花芒果发展趋势分析 | 第66-76页 |
4.1 区域布局 | 第66-67页 |
4.2 品种结构 | 第67页 |
4.3 生产规模 | 第67-68页 |
4.4 组织形式 | 第68页 |
4.4.1 生产团体化 | 第68页 |
4.4.2 环节细分 | 第68页 |
4.5 生产方式 | 第68-75页 |
4.5.1 种养结合 | 第68页 |
4.5.2 设施栽培 | 第68-72页 |
4.5.3 生态种植 | 第72-75页 |
4.6 市场分析 | 第75-76页 |
4.6.1 市场定位 | 第75页 |
4.6.2 互联网将成为宣传和销售的主流 | 第75-76页 |
4.7 市场竞争 | 第76页 |
5 攀枝花芒果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第76-86页 |
5.1 总体思路 | 第76-77页 |
5.2 对策 | 第77-86页 |
5.2.1 科学规划布局,引导产业平衡发展 | 第77-78页 |
5.2.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第78-79页 |
5.2.3 强化科技支撑 | 第79-80页 |
5.2.4 加强区域合作 | 第80-81页 |
5.2.5 探索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 第81-83页 |
5.2.6 延长产业链 | 第83-84页 |
5.2.7 加大品牌创建 | 第84页 |
5.2.8 加大市场开拓 | 第84-85页 |
5.2.9 加大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力度 | 第85页 |
5.2.10 提高组织化程度 | 第85页 |
5.2.11 产业融合 | 第85-86页 |
6 结束语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