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6页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 第16-26页 |
2.1 多核处理器 | 第16-21页 |
2.1.1 多核处理器的核心技术 | 第16-17页 |
2.1.2 多核处理器的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2.1.3 处理器方案选型 | 第19-20页 |
2.1.4 计算模块主方案选型 | 第20-21页 |
2.2 Tilera多核处理器 | 第21-25页 |
2.2.1 单核结构 | 第22-23页 |
2.2.2 MESH网络结构 | 第23-24页 |
2.2.3 Tilera软件开发环境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节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和实现 | 第26-56页 |
3.1 硬件系统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3.1.1 硬件具体功能需求及指标 | 第26-27页 |
3.2 方案选型 | 第27-28页 |
3.2.1 交换模块主方案选型 | 第27-28页 |
3.3 系统架构设计 | 第28-32页 |
3.3.1 Tilera GX36网络服务器硬件总体架构框图 | 第29-30页 |
3.3.2 系统实现方案设计 | 第30-32页 |
3.3.2.1 服务器硬件总体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3.4 计算模块设计 | 第32-34页 |
3.5 交换模块设计 | 第34-39页 |
3.5.1 万兆交换模块设计 | 第35-36页 |
3.5.2 Marvell 98DX8224 | 第36-38页 |
3.5.3 对外接口 | 第38-39页 |
3.6 千兆交换模块设计 | 第39-43页 |
3.6.1 Marvell 98DX3236/88E1340 | 第41-42页 |
3.6.2 AC3模块对外接口 | 第42-43页 |
3.7 板内详细设计 | 第43-51页 |
3.7.1 电源模块设计 | 第43-46页 |
3.7.2 时钟模块设计 | 第46-50页 |
3.7.3 复位电路设计 | 第50-51页 |
3.8 管理控制模块设计 | 第51-52页 |
3.9 机箱设计 | 第52-54页 |
3.10 本章小节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和实现 | 第56-84页 |
4.1 Tilera GX36网络服务器软件需求分析 | 第56-57页 |
4.1.1 总体需求 | 第56页 |
4.1.2 具体功能需求 | 第56-57页 |
4.1.3 策略需求 | 第57页 |
4.2 软件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第57-62页 |
4.2.1 软件设计原则 | 第57-58页 |
4.2.2 软件架构设计 | 第58-62页 |
4.2.2.1 服务器软件系统总体分层架构图 | 第58页 |
4.2.2.2 管理板系统软件设计 | 第58-62页 |
4.2.2.3 软件工作流程 | 第62页 |
4.3 板级软件设计 | 第62-83页 |
4.3.1 引导程序模块设计 | 第62-66页 |
4.3.2 操作系统模块设计 | 第66-68页 |
4.3.3 交换芯片驱动设计 | 第68-83页 |
4.3.3.1 交换芯片驱动流程图 | 第68-70页 |
4.3.3.2 代码编写设计过程 | 第70-71页 |
4.3.3.3 SDK调用 | 第71页 |
4.3.3.4 PCIE驱动 | 第71-73页 |
4.3.3.5 中断系统设计 | 第73-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系统部署和测试 | 第84-102页 |
5.1 部署方案设计 | 第84-89页 |
5.1.1 部署方案需求分析 | 第84页 |
5.1.2 万兆数据交换策略 | 第84-87页 |
5.1.3 千兆数据交换策略 | 第87-89页 |
5.2 整机综合测试 | 第89-91页 |
5.3 交换模块测试 | 第91-98页 |
5.4 计算模块测试 | 第98-99页 |
5.5 系统稳定性测试 | 第99-100页 |
5.6 本章小节 | 第100-10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02-103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