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哲学流派及其研究论文

现象概念策略与反物理主义论证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物理主义与现象概念策略第13-24页
    1.1 物理主义的兴起第13-16页
        1.1.1 物理主义理论第13-15页
        1.1.2 物理主义的兴盛第15-16页
    1.2 物理主义面临的挑战第16-17页
        1.2.1 内部挑战:亨佩尔两难第16页
        1.2.2 外部挑战:意识的难问题第16-17页
    1.3 反物理主义论证第17-20页
        1.3.1 感受性第18-19页
        1.3.2 反物理主义论证第19-20页
    1.4 现象概念策略第20-24页
        1.4.1 现象概念策略的提出第20-21页
        1.4.2 现象概念策略的内涵及特征第21-24页
第二章 反物理主义论证及现象概念策略的反驳第24-41页
    2.1 知识论证与现象概念策略第24-30页
        2.1.1 知识论证的含义第24-26页
        2.1.2 杰克逊向物理主义的转变第26-27页
        2.1.3 物理主义的反驳第27-28页
        2.1.4 现象概念策略如何应对知识论证第28-30页
    2.2 僵尸论证与现象概念策略第30-35页
        2.2.1 僵尸论证的含义第30-32页
        2.2.2 僵尸论证的问题第32-33页
        2.2.3 现象概念策略如何反驳僵尸论证第33-35页
    2.3 解释鸿沟论证与现象概念策略第35-41页
        2.3.1 解释鸿沟论证的提出第35-37页
        2.3.2 物理主义对解释鸿沟论证的反驳第37-39页
        2.3.3 现象概念策略的应对第39-41页
第三章 现象概念策略的最新进展及意义第41-47页
    3.1 反物理主义论证的一般形式及反驳第41-42页
    3.2 现象概念策略面对的挑战第42-45页
        3.2.1 "万能论证"的挑战第42-44页
        3.2.2 物理主义内部的异议第44-45页
    3.3 现象概念策略的意义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4-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胡塞尔的外感知理论研究
下一篇:复杂性视野下的知识不确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