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2.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9-25页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2.3 研究述评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缺口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3.1 制度设计及现状 | 第25-27页 |
3.2 我国养老制度框架下形成的养老金缺口及未来趋势 | 第27-30页 |
3.2.1 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3.2.2 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未来趋势 | 第29-30页 |
第4章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5页 |
4.1 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 | 第30-31页 |
4.2 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影响因素 | 第31-34页 |
4.3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第5章 延迟退休对养老基金缺口的影响与预测 | 第35-51页 |
5.1 延迟退休政策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5.1.1 延迟退休政策背景 | 第35-36页 |
5.1.2 关于延迟退休的几点讨论 | 第36-38页 |
5.2 延迟退休积极方面的影响 | 第38-39页 |
5.3 延迟退休具有消极方面的影响 | 第39-41页 |
5.4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测算 | 第41-45页 |
5.5 延迟退休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 | 第45-51页 |
5.5.1 延迟退休对不同性别参保人数的影响 | 第45-47页 |
5.5.2 延迟退休对不同性别退休人数的影响 | 第47-48页 |
5.5.3 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 | 第48-51页 |
第6章 结论及关于延迟退休的建议 | 第51-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2-56页 |
6.2.1 杜绝不合理的非正常提前退休 | 第52-53页 |
6.2.2 有计划、分步骤的延迟职工退休年龄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