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论文综述 | 第11-24页 |
·植物线粒体基因组 | 第11-15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与CMS相关的线粒体基因 | 第15页 |
·线粒体基因RNA编辑与CMS | 第15-16页 |
·线粒体特异性多肽与CMS | 第16页 |
·高等植物核基因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恢复 | 第16-17页 |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策略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表观遗传学与甲基化 | 第19-23页 |
·植物DNA甲基化生物学功能及表观遗传学作用 | 第20-22页 |
·维持基因组稳定性 | 第20-21页 |
·调节基因表达 | 第21-22页 |
·植物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8页 |
·小麦V-CMS线粒体基因组的克隆测序 | 第24-31页 |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第24页 |
·质粒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31页 |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纯化 | 第25-26页 |
·特异性长片段的扩增及酶切、测序 | 第26-28页 |
·RNA的提取、纯化、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8页 |
·PCR扩增目的基因及目的基因的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 | 第28-31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对DNA甲基化水平影响 | 第31-35页 |
·DNA样品酶切及接头引物的连接 | 第31-32页 |
·DNA样品的预扩增 | 第32页 |
·选择性扩增 | 第32-34页 |
·选择扩增产物纯化及3730毛细管电泳 | 第34-35页 |
·小麦TSK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35-38页 |
·小麦DNA提取、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方法同 2.1) | 第35页 |
·TSK1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35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 | 第35页 |
·TSK1基因的原核表达分析 | 第35-38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36页 |
·TSK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 | 第36-38页 |
3 小麦V-CMS线粒体基因组的克隆测序 | 第38-48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K、V线粒体特异性大片段扩增及测序结果 | 第39-41页 |
·小麦K、V型不育系线粒体基因之间的差异 | 第41-43页 |
·小麦K、V型不育系线粒体orfs之间的差异 | 第43-46页 |
·讨论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4 细胞质雄性不育对DNA甲基化水平影响 | 第48-56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基因组DAN的酶切及连接 | 第49-50页 |
·预扩增和选择扩增 | 第50页 |
·3730毛细管电泳检测 | 第50-52页 |
·MSAP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特定甲基化位点差异分析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5 小麦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SK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56-63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57-62页 |
·TSK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比对分析 | 第57-59页 |
·TSK1基因在小麦V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 第59-61页 |
·TSK1基因的原核表达分析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