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介孔二氧化硅的简介 | 第11页 |
·囊泡状二氧化硅的制备 | 第11-12页 |
·接枝改性介孔二氧化硅 | 第12-17页 |
·小分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 | 第12页 |
·环境响应性聚合物改性介孔二氧化硅 | 第12-16页 |
·非环境响应性聚合物改性介孔二氧化硅 | 第16-17页 |
·接枝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应用 | 第17-20页 |
·在药物输送上的应用 | 第17-18页 |
·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 | 第18-19页 |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19页 |
·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 第19页 |
·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19-20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2章 水热法制备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 | 第21-29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实验药品 | 第22页 |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 第22-23页 |
·表征方法 | 第23-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FESEM和HRTEM分析 | 第25-26页 |
·FT-IR分析 | 第26页 |
·TGA分析 | 第26-27页 |
·N_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分析 | 第27-28页 |
·XRD分析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的改性 | 第29-35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实验药品 | 第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氨基改性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 | 第30-31页 |
·溴改性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 | 第31页 |
·表征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4页 |
·FESEM分析 | 第32-33页 |
·HRTEM分析 | 第33页 |
·FT-IR分析 | 第33-34页 |
·TGA分析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ARGET ATRP法在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表面接枝pH-敏感聚合物 | 第35-49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40页 |
·实验药品 | 第36-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用ARGETATRP方法制备VS-PDEAEMA复合材料 | 第37-38页 |
·刻蚀VS-PDEAEMA制备PDEAEMA | 第38页 |
·表征方法 | 第38-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8页 |
·用ARGETATRP方法制备VS-PDEAEMA的机理 | 第40页 |
·调节单体量制备VS-PDEAEMA的表征 | 第40-45页 |
·调节配体的量制备VS-PDEAEMA的表征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VS-PDEAEMA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 第49-55页 |
·引言 | 第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实验药品 | 第49-50页 |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卡托普利负载及释放 | 第50-51页 |
·表征方法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卡托普利的负载 | 第52页 |
·负载卡托普利后的N_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分析 | 第52-53页 |
·卡托普利释放曲线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7-69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第67-69页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