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载双频段卫星天线伺服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伺服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19-37页 |
·天线设备的原理及组成 | 第19-20页 |
·伺服设备主要工作方式及指标要求 | 第20-22页 |
·伺服设备主要工作方式 | 第20-22页 |
·伺服设备的指标要求 | 第22页 |
·天线结构及驱动系统介绍 | 第22-30页 |
·天线结构 | 第22-26页 |
·天线座结构 | 第26-30页 |
·稳定和跟踪体制的设计 | 第30-34页 |
·三轴稳定两轴跟踪基本原理 | 第30页 |
·船体运动的分解 | 第30页 |
·伺服稳定跟踪控制的基本构成原理 | 第30-34页 |
·跟踪接收设备的介绍 | 第34-36页 |
·系统组成 | 第34-35页 |
·工作原理 | 第35页 |
·跟踪接收机介绍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伺服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第37-55页 |
·伺服环路的预期特性 | 第37-41页 |
·陀螺环结构预期特性 | 第37-38页 |
·前馈补偿结构预期特性 | 第38-39页 |
·自跟踪环的结构及预期特性 | 第39-41页 |
·搜索位置环预期特性 | 第41页 |
·数字PID调节 | 第41-43页 |
·伺服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取 | 第43-46页 |
·陀螺的选取 | 第43页 |
·双闭环消隙伺服功放的选择 | 第43-44页 |
·轴角编码方案 | 第44-45页 |
·姿态角的获取 | 第45-46页 |
·天线控制单元软硬件设计 | 第46-53页 |
·天线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 | 第47-49页 |
·天线控制单元软件的模块化设计 | 第49页 |
·天线控制单元及外部接口 | 第49-50页 |
·天线控制单元接口通信功能 | 第50-52页 |
·工作方式控制功能 | 第52-53页 |
·运行参数控制功能 | 第53页 |
·控制保护功能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天线监控单元软硬件设计 | 第55-73页 |
·天线监控单元主要功能 | 第55页 |
·硬件组成及外部接口 | 第55页 |
·天线监控单元的软件设计概述 | 第55-57页 |
·天线监控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 第57-60页 |
·天线监控软件部件组成 | 第57-60页 |
·天线监控单元的接口设计 | 第60页 |
·天线监控单元详细设计 | 第60-71页 |
·待机单元软件 | 第60-61页 |
·手控单元软件 | 第61-62页 |
·自跟踪单元软件 | 第62-63页 |
·天线收藏单元软件 | 第63页 |
·状态显示单元软件 | 第63-64页 |
·日志记录单元软件 | 第64-65页 |
·离线测试单元软件 | 第65-66页 |
·系统性能测试单元软件 | 第66-67页 |
·天线电气测试单元软件 | 第67-68页 |
·接收机测试单元软件 | 第68-69页 |
·故障诊断单元软件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天线跟踪精度估算及测试 | 第73-79页 |
·天线跟踪精度估算 | 第73-75页 |
·天线跟踪精度的测试 | 第75-77页 |
·天线跟踪精度的测试方法和步骤 | 第75-76页 |
·测试结果 | 第76-77页 |
·测试结论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9-81页 |
·研究结论 | 第79页 |
·研究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
1. 基本情况 | 第85页 |
2. 教育背景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