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高频词汇对照表 | 第8-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 ·大熊猫的概述 | 第12-17页 |
| ·大熊猫介绍 | 第12-13页 |
| ·大熊猫的演化 | 第13页 |
| ·大熊猫的繁殖及保护 | 第13-14页 |
| ·大熊猫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 ·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分布及结构 | 第17-18页 |
| ·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功能 | 第18-20页 |
| ·FABP4和FABP5的功能 | 第20-21页 |
| ·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 ·FABP基因家族 | 第21-22页 |
| ·FABP4和FABP5基因的功能 | 第22-23页 |
| ·FABP4和FABP5基因之间的联系 | 第23页 |
| ·核糖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 ·核糖体蛋白的研究 | 第23-25页 |
| ·核糖体蛋白S9(RPS9)的研究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本研究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27-28页 |
| ·选题背景 | 第27页 |
|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57页 |
|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 第28-3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页 |
| ·主要试剂 | 第28-31页 |
| ·试验方法 | 第31-57页 |
| ·cDNA的克隆 | 第31-40页 |
| ·FABP4、FABP5及RPS9基因全序列的克隆 | 第40-47页 |
| ·FABP4、FABP5及RPS9 cDNA的原核表达 | 第47-57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7-78页 |
| ·基因克隆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 ·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57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第57-58页 |
| ·FABP4和FABP5基因cDNA的RT-PCR结果 | 第58页 |
| ·FABP4和FABP5基因PCR结果 | 第58页 |
| ·RPS9基因PCR结果 | 第58-59页 |
| ·FABP4、FABP5及RPS9的cDNA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 第59-62页 |
| ·cDNA序列分析 | 第59-60页 |
| ·编码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分析 | 第60-62页 |
| ·FABP4、FABP5及RPS9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 | 第62-65页 |
| ·大熊猫FABP4基因序列分析 | 第62-63页 |
| ·大熊猫FABP5基因序列分析 | 第63页 |
| ·大熊猫RPS9基因序列分析 | 第63页 |
| ·不同物种FABP4基因序列分析 | 第63-64页 |
| ·不同物种FABP5基因序列分析 | 第64-65页 |
| ·不同物种RPS9基因序列分析 | 第65页 |
| ·基因表达产物的结果与分析 | 第65-78页 |
| ·FABP4和FABP5表达产物 | 第65-67页 |
| ·FABP4和FABP5的分子量和等电点预测 | 第67页 |
| ·不同物种FABP4和FABP5的比较分析 | 第67-69页 |
| ·RPS9的表达产物 | 第69-70页 |
| ·RPS9结构及功能位点的预测分析 | 第70-71页 |
| ·FABP4和FABP5结构及功能位点的预测分析 | 第71-78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78-88页 |
| ·本研究对大熊猫保护的意义 | 第78页 |
| ·FABP4氨基酸序列的变异位点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 第78-81页 |
| ·FABP5氨基酸序列的变异位点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 第81-84页 |
| ·大熊猫FABP4和FABP5的构象与功能的关系 | 第84-85页 |
| ·RPS9氨基酸序列差异与蛋白质的关系 | 第85页 |
| ·大熊猫FABP5和FABP5三级结构模拟的可靠性 | 第85-8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88-89页 |
| ·结论 | 第88页 |
| ·创新点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附录 | 第102-110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