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数据分析 | 第17-35页 |
·高速公路路用性能检测指标 | 第17-20页 |
·弯沉检测指标 | 第17-18页 |
·平整度检测指标 | 第18页 |
·抗滑能力检测指标 | 第18-19页 |
·路面破损检测指标 | 第19-20页 |
·车辙检测指标 | 第20页 |
·路用性能检测数据统计特性分析 | 第20-34页 |
·概率分布检验方法 | 第20-22页 |
·路用性能检测数据的概率分布检验 | 第22-34页 |
·新建高速公路检测数据概率分布检验 | 第22-28页 |
·维修后高速公路检测数据概率分布检验 | 第28-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面合理抽样方案研究 | 第35-53页 |
·高速公路路面检测抽样方式 | 第35-37页 |
·百分比抽样 | 第35页 |
·简单随机抽样 | 第35-36页 |
·分层抽样 | 第36-37页 |
·整群抽样 | 第37页 |
·1-in-k系统随机抽样 | 第37页 |
·不同抽样方式数据变异性比较 | 第37-43页 |
·全路段检测变异性 | 第38-39页 |
·1-in-k系统随机抽样变异性 | 第39-40页 |
·整群抽样变异性 | 第40页 |
·简单随机抽样变异性 | 第40-43页 |
·确定各路用性能指标的抽样规模 | 第43-50页 |
·破损指标PCI抽样规模确定 | 第44-45页 |
·平整度指标RQI抽样规模确定 | 第45-47页 |
·车辙指标RDI抽样规模确定 | 第47-48页 |
·抗滑性能指标SRI抽样规模确定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检测周期对路面管理决策的影响 | 第53-89页 |
·检测周期对性能预测的影响 | 第53-73页 |
·检测周期对性能预测影响的曲线分析 | 第53-65页 |
·对弯沉影响的曲线分析 | 第53-56页 |
·对平整度影响的曲线分析 | 第56-59页 |
·对抗滑能力影响的曲线分析 | 第59-62页 |
·对路面破损影响的曲线分析 | 第62-65页 |
·数据变异性不同时检测周期对性能预测的影响 | 第65-69页 |
·检测周期对路面寿命预测的影响 | 第69-73页 |
·检测周期对均匀路段项目边界的影响 | 第73-80页 |
·检测周期对路面病害发展的影响 | 第80-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五章 基于养护需求的高速公路路面合理检测周期确定 | 第89-111页 |
·高速公路检测周期确定方法 | 第89-91页 |
·基于养护需求的合理检测周期确定方法 | 第91-102页 |
·基于经济因素确定的合理检测周期 | 第91-97页 |
·基于养护需求确定的合理检测周期 | 第97-102页 |
·灰色理论扩充检测数据库 | 第97-99页 |
·标准衰变方程进行回归分析 | 第99-101页 |
·合理检测周期优化方法 | 第101-102页 |
·路用性能指标合理检测周期优化过程 | 第102-109页 |
·弯沉指标合理检测周期优化过程 | 第102-105页 |
·平整度指标合理检测周期优化过程 | 第105-106页 |
·抗滑性能指标合理检测周期优化过程 | 第106-108页 |
·路面破损指标合理检测周期优化过程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1-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