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氨基酸为杂原子源N(S)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9页
   ·概述第9页
   ·石墨烯第9-12页
     ·石墨烯的定义第10-11页
     ·石墨烯的形貌与结构第11-12页
     ·石墨烯特性第12页
   ·石墨烯衍生物第12-17页
     ·氢化石墨烯第13页
     ·氟化石墨烯第13-14页
     ·石墨炔第14页
     ·氧化石墨烯第14-17页
   ·功能化石墨烯第17-26页
     ·共价功能化第18-21页
     ·非共价功能化第21-22页
     ·纳米粒子功能化第22-24页
     ·杂原子取代掺杂功能化第24-26页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6-29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9-34页
   ·原料、试剂和仪器第29-31页
     ·主要原料及试剂第29页
     ·制备仪器第29-30页
     ·表征仪器第30-31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1-33页
     ·电容性能测试第31-32页
     ·催化氧还原性能测试第32-33页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33-34页
第三章 氮掺杂石墨烯(N-G)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第34-52页
   ·引言第34页
   ·实验部分第34-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51页
     ·氨基酸酸度对N-G水凝胶宏观形貌的影响第35页
     ·氨基酸酸度对N-G微观形貌的影响第35-37页
     ·氨基酸酸度对N-G结构的影响第37-44页
     ·不同酸度氨基酸与GO的相互作用机制第44-46页
     ·氨基酸酸度对N-G电容性能的影响第46-49页
     ·其他不同酸度氨基酸对N-G材料电容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不同PH值下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第52-87页
   ·引言第52-53页
   ·实验部分第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85页
     ·pH值对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制备的NGglu材料的影响第53-63页
       ·对NGglu形貌的影响第53-55页
       ·对NGglu组成结构的影响第55-60页
       ·对NGglu电容性能的影响第60-63页
     ·pH值对中性氨基酸—丙氨酸制备的NGala材料的影响第63-72页
       ·对NGala形貌的影响第63-65页
       ·对NGala组成结构的影响第65-69页
       ·对NGala电容性能的影响第69-72页
     ·pH值对碱性氨基酸—组氨酸制备的NGhis材料的影响第72-82页
       ·对NGhis形貌的影响第72-75页
       ·对NGhis组成结构的影响第75-79页
       ·对NGhis电容性能的影响第79-82页
     ·不同pH值下氨基酸与GO的相互作用机制第82-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五章 氮硫双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第87-114页
   ·引言第87-88页
   ·实验部分第88-89页
     ·半胱氨酸为氮硫源双掺杂石墨烯的制备第88页
     ·甲硫氨酸为氮硫源双掺杂石墨烯的制备第88-89页
   ·结果与讨论第89-113页
     ·半胱氨酸为氮硫源制得的NS-G材料第89-103页
       ·NS-G的机械性能第89-91页
       ·NS-G的形貌、组成结构第91-98页
       ·NS-G的电容性能第98-101页
       ·NS-G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第101-103页
     ·甲硫氨酸为氮硫源制得的NS-Gm材料第103-113页
       ·NS-Gm的机械性能第104-105页
       ·NS-Gm的形貌、组成结构第105-109页
       ·NS-Gm的电容性能第109-111页
       ·NS-Gm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第111-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4-116页
   ·全文总结第114-115页
   ·本工作的创新点第115页
   ·进一步工作建议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链含1,3,5-三嗪单元π-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铁系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