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绿化系统规划论文--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

基于EI的富阳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2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1页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11-12页
2 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基础设施研究综述第12-21页
   ·相关概念与内涵第12-14页
     ·城市绿地第12-13页
     ·城市绿地系统第13-14页
     ·生态基础设施第14页
   ·城市绿地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6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4-15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5-16页
   ·我国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第16-17页
   ·生态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7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7-18页
   ·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内容与方法第18-19页
   ·生态基础设施的分析与评价体系第19-21页
     ·景观安全格局分析法第19页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第19-21页
3 研究区概况及景观格局分析第21-34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1-22页
     ·地理位置第21页
     ·地形地貌第21页
     ·气候特征第21-22页
     ·水文特征第22页
     ·土壤资源第22页
     ·森林植被第22页
   ·研究区范围第22-23页
   ·数据来源与景观分类信息提取第23-24页
     ·数据来源第23页
     ·数据预处理第23-24页
   ·构建研究区GIS数据库第24-25页
   ·建立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EM)第25页
   ·研究区景观格局现状分析第25-33页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第25-26页
     ·景观斑块特征分析第26-27页
     ·研究区景观斑块尺度等级结构分析第27-30页
     ·研究区景观空间结构分析第30-33页
   ·小结第33-34页
4 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第34-46页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的选择第34-37页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因子指数确定第34-36页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第36页
     ·空间叠加分析第36-37页
   ·GIS数据预处理第37页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第37-43页
     ·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敏感性分析第37-39页
     ·坡度生态敏感性分析第39页
     ·坡向生态敏感性分析第39-40页
     ·高程生态敏感性分析第40-41页
     ·水域缓冲区生态敏感性分析第41-42页
     ·植被覆盖指数生态敏感性分析第42-43页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第43-44页
   ·不同生态敏感区的用地策略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5 基于EI的富阳市绿地系统规划第46-63页
   ·规划范围第46页
   ·规划目标及规划依据第46-47页
     ·规划目标第46-47页
     ·规划依据第47页
   ·总体规划布局结构第47-49页
   ·基于EI的富阳市绿地系统规划第49-63页
     ·宏观尺度的富阳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第49-58页
     ·微观尺度的详细专项规划设计第58-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6页
   ·研究成果总结第63-65页
     ·景观格局分析第63-64页
     ·生态敏感性评价第64页
     ·不同景观尺度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个人简介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维度的湿地公园调查研究--以浙北平原地区湿地公园为例
下一篇:萤火虫景观构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