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含酚废液 | 第14-15页 |
·含酚废液的来源及其特性 | 第14页 |
·含酚废水的危害 | 第14-15页 |
·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5-17页 |
·生物处理方法 | 第15页 |
·物理处理方法 | 第15页 |
·化学处理方法 | 第15-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8-22页 |
第二章 钴、铜负载型催化剂在碳酸氢盐活化过氧化氢的条件下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 第22-50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3-24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25页 |
·Co@_γ-Al_20_3和Cu@_γ-Al_2O_3型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页 |
·CoCu@y-A1203型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25页 |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25-26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25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5-26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26页 |
·比表面积(BET) | 第26页 |
·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苯酚转化率的测定 | 第26-27页 |
·化学需要量的测定(COD_(Cr)) | 第27-28页 |
·总有机碳量的测定(TOC) | 第28页 |
·催化剂担载量及溶液中催化剂金属离子浸出率的测定 | 第28-29页 |
·苯酚溶液的催化降解实验过程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3页 |
·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30-31页 |
·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的XPS表征 | 第31-32页 |
·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的FT-IR分析 | 第32-33页 |
·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的BET分析 | 第33页 |
·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催化降解性能比较 | 第33-34页 |
·焙烧温度对CoCu@_γ-Al_2O_3型催化剂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催化剂用量对CoCu@_γ-Al_2O_3型催化剂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反应温度对CoCu@_γ-Al_2O_3型催化剂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过氧化氢浓度对CoCu@_γ-Al_20_3型催化剂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碳酸氢钠浓度对CoCu@_γ-Al_2O_3型催化剂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空白实验与氧化体系对比实验 | 第39-43页 |
·机理研究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三章 铜镁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调控活性物种的形成降解苯酚的研究 | 第50-76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2-53页 |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53页 |
·分析方法 | 第53页 |
·实验操作 | 第53-55页 |
·苯酚溶液催化降解实验过程 | 第53页 |
·COD_(Cr)去除率测定实验 | 第53-54页 |
·自由基抑制实验 | 第54页 |
·电化学测试实验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铜镁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55-56页 |
·铜镁催化剂的XPS表征 | 第56-57页 |
·铜镁催化剂的FT-IR分析 | 第57-58页 |
·H_2O_2浓度对铜镁催化剂催化降解苯酚性能影响 | 第58页 |
·NaHCO_3浓度对铜镁催化剂催化降解苯酚性能影响 | 第58-59页 |
·反应温度对铜镁催化剂催化降解苯酚性能影响 | 第59-60页 |
·催化剂的用量对铜镁催化剂催化降解苯酚性能影响 | 第60-61页 |
·氧化体系对铜镁催化剂催化降解苯酚与空白实验对比的研究 | 第61-64页 |
·机理研究 | 第64-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