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方式的负面效应研究--以山东省C镇“五保”供养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导论第9-21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文献综述第10-19页
     ·"五保"供养制度研究第10-15页
     ·集中供养方式研究第15-16页
     ·社会福利供给与社会福利需求第16-19页
   ·概念界定第19页
     ·五保户第19页
     ·集中供养第19页
     ·社会福利供给与需求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研究对象及其选取第19页
     ·资料收集方法第19-20页
     ·资料分析方法第20页
   ·分析框架第20-21页
第2章 "五保"集中供养方式的保障效应第21-31页
   ·"五保"老人的生活需求与政策回应第21页
   ·C镇"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特征第21-27页
   ·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满意度测量:基于"五保"老人主观评判的质性分析第27-31页
第3章 集中供养方式对"五保"老人的限制第31-36页
   ·受限的行动自由与生活习惯第31-32页
   ·受损的人格与尊严第32-34页
   ·社会参与的阻隔与阻离第34-36页
第4章 集中供养方式负面效应的产生原因第36-42页
   ·福利供给与福利需求之间的偏差第36-40页
     ·管理方便:集中供养的政府偏好及其实践逻辑第36-38页
     ·乡村供养习俗第38页
     ·服务执行中基层政府与村委的责任推诿第38-40页
   ·失语的"五保"老人第40-42页
     ·不畅通的向上诉求通道第40-41页
     ·五保老人自身声音微弱第41-42页
第5章 讨论与对策建议第42-45页
   ·讨论:福利供给与福利需求的平衡之路第42页
   ·对策建议第42-45页
     ·基于需求导向的福利制度设计第42-43页
     ·贴合"五保"老人身心实际的院舍照护理念第43-44页
     ·需求者反馈的福利制度评估机制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1第49-52页
附录2第52-53页
卷内备考表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福利服务研究--以上海市Z机构为个案
下一篇:转型时期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以昆山市周市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