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巷道压力论文

层状岩体深部巷道变形破坏物理模拟及红外探测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30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6-17页
     ·研究背景第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8页
     ·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现状第17-20页
     ·物理模型实验的探测手段及岩层角度的影响第20-22页
     ·红外热成像在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第22-27页
     ·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8-2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8页
     ·技术路线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二章 巷道变形破坏物理模拟实验第30-46页
   ·工程概况第30-31页
   ·物理模型实验系统第31-33页
   ·量纲分析确定相似系数第33-38页
     ·量纲分析法第34-35页
     ·确定相似系数第35-38页
   ·物理模型第38-41页
     ·模型设计与构建第38-40页
     ·应变片布置第40-41页
   ·加载路径第41-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红外探测第46-64页
   ·红外物理学基础第46-49页
     ·基尔霍夫定律第47页
     ·黑体与灰体第47-48页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第48页
     ·研究实际物体的辐射规律第48-49页
   ·红外热成像仪第49-52页
     ·红外热成像仪的测温原理第49-50页
     ·TVS-8100MKII红外热成像仪第50-52页
   ·红外热成像优势第52-53页
   ·红外图像处理第53-62页
     ·图像降噪第54-56页
     ·形态学增强第56-59页
     ·频谱分析第59-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水平岩层巷道物理模拟结果分析第64-82页
   ·红外图像分析方法第64-65页
   ·红外图像增强效果分析第65-72页
     ·静水压力状态下的岩体响应第66-68页
     ·非静水压力状态下的岩体响应第68-72页
   ·水平岩层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第72-81页
     ·红外图像特征分析第72-77页
     ·巷道变形特征分析第77-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45度倾斜岩层巷道物理模拟结果分析第82-108页
   ·45巷道整体破坏过程第82-85页
   ·不同加载阶段的红外图像和频谱分析第85-102页
     ·应力状态A第85-89页
     ·应力状态B第89-90页
     ·应力状态C第90-92页
     ·应力状态D第92-93页
     ·应力状态J第93-95页
     ·应力状态K第95-96页
     ·应力状态L第96-98页
     ·应力状态M第98-100页
     ·应力状态N第100-102页
   ·45度倾斜岩层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第102-106页
     ·巷道变形特征分析第102-105页
     ·分析结果讨论第105-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8-112页
   ·主要结论第108-109页
   ·主要创新点第109页
   ·研究展望第109-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6页
致谢第126-128页
作者简介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矿井围岩监测无线传感网技术研究
下一篇:九龙矿深部巷道注浆加固时效性分析及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