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流上下双丁坝冲刷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9页 |
·丁坝水力特性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丁坝紊流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丁坝水毁机理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丁坝群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概化模型试验设计及量测技术 | 第21-32页 |
·水槽概化模型设计 | 第21-27页 |
·模型设计依据 | 第21-23页 |
·模型各项比尺的确定 | 第23-27页 |
·清水动床冲刷试验 | 第27-32页 |
·动床试验方案 | 第27-31页 |
·动床试验观测内容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上下双丁坝水毁机理分析 | 第32-54页 |
·上下双丁坝水毁过程分析 | 第32-44页 |
·丁坝及床面变形分析 | 第32-40页 |
·上下双丁坝坝头处冲刷坑尺寸随时间变化过程分析 | 第40-44页 |
·上下双丁坝不同部位的水毁机理 | 第44-47页 |
·坝头水毁 | 第44-45页 |
·坝身水毁 | 第45-46页 |
·坝根水毁 | 第46-47页 |
·上下双丁坝对水流挟沙能力的影响 | 第47-54页 |
·不同坝长比时,水流挟沙力的对比分析 | 第51页 |
·不同挑角时,水流挟沙力的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不同坝间距时,水流挟沙力的对比分析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上下双丁坝坝头冲刷坑分析 | 第54-64页 |
·丁坝坝头冲刷坑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第54-56页 |
·坝头冲刷坑的形成过程 | 第54-55页 |
·影响冲刷坑深度的主要因素 | 第55页 |
·冲刷坑的范围及确定方法 | 第55-56页 |
·单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计算 | 第56-60页 |
·上下双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计算 | 第60-64页 |
·上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计算 | 第60-62页 |
·下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计算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4-6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4-66页 |
·论文提出的创新点 | 第66页 |
·问题与建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