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产生与发展 | 第9-18页 |
第一节 我国非法实物证据的概念 | 第9-15页 |
一、非法实物证据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证据适格性与非法实物证据排除理论 | 第10-12页 |
三、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目的与多元化考量因素 | 第12-15页 |
第二节 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产生发展 | 第15-18页 |
一、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之立法现状 | 第15-17页 |
二、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国外比较研究 | 第18-34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18-25页 |
一、美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18-23页 |
二、英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25-31页 |
一、德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25-28页 |
二、日本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国外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比较与启示 | 第31-34页 |
一、英国与美国 | 第31-32页 |
二、美国与德国 | 第32页 |
三、外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4-41页 |
第一节 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一、立法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二、司法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一、从具体的技术层面来说,我国的立法技术还不高 | 第38-39页 |
二、从法文化上来说,我国还没有摆脱“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 | 第39页 |
三、从法治体系上来说,我国法律之间的协调度不够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 第41-46页 |
第一节 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应当考量的因素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构建以及完善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理性思考 | 第42-46页 |
一、近期的目标——使刑事诉讼法当中的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不被空置36 | 第42-44页 |
二、长远的目标——在立法与司法上使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行之有效..38结语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