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燃料电池概述 | 第11页 | 
| ·H_2O_2基燃料电池 | 第11-13页 | 
| ·H_2O_2电还原反应 | 第12页 | 
| ·H_2O_2氧化剂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H_2O_2电还原催化剂 | 第13-16页 | 
| ·对H_2O_2电还原催化剂的要求 | 第13-14页 | 
| ·H_2O_2电还原催化剂的种类 | 第14-16页 | 
| ·聚吡咯类催化剂 | 第16-21页 | 
| ·聚吡咯概述 | 第16-18页 | 
| ·以聚吡咯为有机配体的过渡金属大环化合物催化剂 | 第18-20页 | 
| ·聚吡咯修饰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催化剂 | 第20-21页 | 
| ·钴氧化物 | 第21-23页 | 
| ·氢氧化钴 | 第21-22页 | 
| ·四氧化三钻 | 第22-2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3-25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5-32页 |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5-26页 | 
| ·实验药品材料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 ·Co-ppy-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6-28页 | 
| ·碳载体的预处理 | 第26页 | 
| ·碳载聚吡咯(ppy-C)的制备 | 第26-27页 | 
| ·Co-ppy-C的制备 | 第27-28页 | 
| ·电极的制备 | 第28页 | 
| ·聚吡咯修饰Co_3O_4纳米线电极的制备方法 | 第28-29页 | 
| ·泡沫镍基体的前处理 | 第28页 | 
| ·Co_3O_4纳米线电极的制备 | 第28页 | 
| ·电聚合ppy修饰Co_3O_4纳米线电极 | 第28-29页 | 
| ·表征手段 | 第29-30页 | 
| ·X-射线衍射(XRD) | 第29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29-30页 | 
| ·透射电镜(TEM) | 第30页 | 
| ·测试方法 | 第30-32页 | 
| ·循环伏安法 | 第30页 | 
| ·计时电流法 | 第30-32页 | 
| 第3章 Co-ppy-C材料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47页 | 
| ·Co-ppy-C催化剂的表征 | 第32-35页 | 
| ·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表征 | 第32-33页 | 
| ·催化剂的扫描电镜表征 | 第33-34页 | 
| ·催化剂的透射电镜表征 | 第34-35页 | 
| ·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5-39页 | 
| ·ppy-C与Co-ppy-C催化H_2O_2电还原的性能 | 第35-36页 | 
| ·H_2O_2浓度对Co-ppy-C的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 ·Co-ppy-C电极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 第37-38页 | 
| ·热处理对Co-ppy-C电极催化H_2O_2电还原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9-45页 | 
| ·ppy-C与Co-ppy-C催化H_2O_2电还原的性能 | 第39-41页 | 
| ·KOH的浓度对H_2O_2电催化还原的影响 | 第41-42页 | 
| ·H_2O_2浓度对Co-ppy-C的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 ·Co-ppy-C电极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4章 聚吡咯修饰Co_3O_4纳米线电极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7-55页 | 
| ·聚吡咯修饰Co_3O_4纳米线电极前后扫描电镜表征 | 第47-50页 | 
| ·聚吡咯修饰前的Co_3O_4纳米线电极 | 第47-48页 | 
| ·聚吡咯修饰后的Co_3O_4纳米线电极 | 第48-50页 | 
| ·聚吡咯修饰Co_3O__4纳米线电极上H_2O_2电化学反应的研究 | 第50-53页 | 
| ·电聚合时间对电极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 ·电解液中吡咯单体浓度对电极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