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17页 |
1 祖国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第10-14页 |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名 | 第10页 |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 | 第10-11页 |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 | 第11-12页 |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则治法 | 第12-14页 |
2 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第14-17页 |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特征 | 第14页 |
·基于脂质与内皮损伤因子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 第14-17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7-2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实验动物 | 第17页 |
·实验药物 | 第17页 |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17-19页 |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19-22页 |
·动物分组 | 第19页 |
·动物造模 | 第19页 |
·实验给药 | 第19页 |
·实验取材 | 第19页 |
·检测血清脂质、肌酐、转氨酶水平 | 第19-20页 |
·动脉血管及肝脏HE染色 | 第20页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步骤 | 第20-21页 |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 第21-2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2-27页 |
·血清脂质、肌酐、转氨酶水平 | 第22-23页 |
·ELISA测定血清ox-LDL、PDGF、PECAM-1水平 | 第23-24页 |
·HE染色结果 | 第24-25页 |
·免疫组化测定组织中ox-LDL、PDGF、PECAM-1的表达 | 第25-27页 |
4 讨论 | 第27-29页 |
·腹腔注射VD_3联合高脂饲料饲养是一种可靠的AS造模方法 | 第27页 |
·抗栓一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第27-28页 |
·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作用的异同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附录 | 第33-3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