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CS的水电站监控系统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 ·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 ·水电站监控系统概述 | 第8-11页 |
| ·国外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ECS系统发展概述 | 第11-13页 |
| ·ECS系统特性 | 第12页 |
| ·ECS系统结构 | 第12页 |
| ·系统性能指标 | 第12-13页 |
| ·响水涧电气部分简介 | 第13-14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ECS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第16-25页 |
| ·系统设计流程 | 第16-17页 |
| ·系统层次及结构设计 | 第17-19页 |
| ·系统层次设计 | 第17页 |
| ·网络类型及结构设计 | 第17-19页 |
| ·系统结构组态设计 | 第19-24页 |
| ·创建系统工程 | 第19页 |
| ·控制域及控制站组态 | 第19-21页 |
| ·操作域及操作节点组态 | 第21-23页 |
| ·工程师权限管理 | 第23-24页 |
| ·系统监控内容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现地控制单元设计 | 第25-41页 |
| ·机组现地控制单元设计 | 第25-26页 |
| ·机组LCU功能设计 | 第26页 |
| ·机组LCU的结构组成 | 第26-27页 |
| ·机组LCU测点信号 | 第27-30页 |
| ·机组LCU的配置 | 第30-34页 |
| ·系统硬件组态 | 第34-37页 |
| ·添加模块 | 第34-36页 |
| ·位号组态 | 第36-37页 |
| ·现地控制单元的通信 | 第37-40页 |
| ·系统模块通信方式 | 第37-38页 |
| ·LCU和触摸屏的通信 | 第38页 |
| ·LCU与调速器通信 | 第38-39页 |
| ·LCU与励磁系统通信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 第41-60页 |
|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成 | 第41-43页 |
| ·VF监控软件组态 | 第43-45页 |
| ·电站操作域组态 | 第43-44页 |
| ·历史趋势组态 | 第44-45页 |
| ·报警相关设置 | 第45页 |
| ·电站域变量组态 | 第45页 |
| ·运行报表组态 | 第45-48页 |
| ·监控画面设计 | 第48-57页 |
| ·开始界面 | 第48-49页 |
| ·电站监控画面索引 | 第49页 |
| ·主接线图设计 | 第49-50页 |
| ·机组监控画面组态 | 第50-55页 |
| ·电气光字牌 | 第55-57页 |
| ·监控报警与趋势 | 第57-59页 |
| ·报警显示 | 第57-58页 |
| ·变量趋势显示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ECS监控系统调试 | 第60-65页 |
| ·系统调试 | 第60-64页 |
| ·硬件通道调试 | 第60-62页 |
| ·系统功能调试 | 第62-64页 |
| ·系统调试结果分析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1 监控系统结构 | 第71-72页 |
| 附录2 调速系统接线图(1) | 第72-73页 |
| 附录3 励磁系统接LCU硬接线图(1) | 第73-74页 |
| 附录4 励磁系统接LCU硬接线图(2)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