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气压伤动态模型和飞行员耳气压机能动态评价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耳气压伤动态模型的建立 | 第13-27页 |
(二)材料和方法 | 第13-16页 |
1. 材料 | 第13页 |
2. 方法 | 第13-16页 |
·鼻腔鼻咽部填塞物制作 | 第13-14页 |
·动物分组 | 第14页 |
·建模 | 第14-15页 |
·耳内窥镜评价方法及标准 | 第15页 |
·声导抗评价方法及标准 | 第15页 |
·HE染色步骤和组织病理学评价方法 | 第15-16页 |
·图像处理 | 第16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6页 |
(三)结果 | 第16-23页 |
1 HCT过程中白兔行为学变化 | 第16-17页 |
2 功能耳内窥镜白兔鼓膜情况的观察 | 第17-19页 |
3 声导抗检查 | 第19-20页 |
4 HE染色检查 | 第20-22页 |
·定性分析 | 第20-22页 |
·定量分析 | 第22页 |
5 分度 | 第22-23页 |
(四)讨论 | 第23-27页 |
第二部分 飞行人员耳气压机能评价研究 | 第27-35页 |
(二)对象与方法 | 第27-29页 |
1.对象及检查设备 | 第27页 |
2.方法 | 第27-29页 |
(三)结果 | 第29-31页 |
1 正常飞行员的咽鼓管开放压 | 第29页 |
2 同一升降速率下不同高度与耳气压机能关系 | 第29页 |
3 同一高度下不同升降速率与耳气压机能关系 | 第29-30页 |
5 进出低压舱前后的鼓膜及导抗对比 | 第30-31页 |
(四)讨论 | 第31-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综述 | 第39-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英文缩写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