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化活性金属纳米粒子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贵金属纳米材料概述 | 第10-20页 |
|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 第10-11页 |
|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性质 | 第11-13页 |
|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 第13-18页 |
|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8-20页 |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第20-26页 |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电催化剂的研究 | 第22-24页 |
| ·DMFC 的研究现状及基本问题 | 第24-26页 |
| ·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选题意义 | 第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超支化铂纳米晶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8-39页 |
| ·前言 | 第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8-29页 |
| ·实验内容 | 第29-30页 |
| ·表征手段及仪器 | 第30-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 ·超支化铂纳米晶体的结构表征 | 第31页 |
| ·氯铂酸用量对产物形态的影响 | 第31-32页 |
| ·PVP 用量对产物形态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超支化铂纳米晶体的 XRD 表征 | 第33页 |
| ·超支化铂纳米晶体的形成机理探讨 | 第33-34页 |
| ·超支化铂纳米晶体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4-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八面体铂纳米簇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9-50页 |
| ·前言 | 第39-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40页 |
| ·实验内容 | 第40-41页 |
| ·表征手段及仪器 | 第41-42页 |
| ·结果讨论 | 第42-48页 |
| ·八面体铂纳米簇的表征 | 第42-44页 |
| ·八面体铂纳米簇的形成过程 | 第44-45页 |
| ·CTAB、葡萄糖用量对产物形态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八面体铂纳米簇的形成机理探讨 | 第46页 |
| ·八面体铂纳米簇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一步法制备三维枝状铂纳米晶体 | 第50-61页 |
| ·前言 | 第50-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51页 |
| ·实验内容 | 第51-52页 |
| ·表征手段及仪器 | 第52-53页 |
| ·结果讨论 | 第53-60页 |
| ·三维枝状铂纳米晶体的表征 | 第53-55页 |
| ·还原剂和前驱体对产物的影响 | 第55页 |
| ·三维枝状铂纳米晶体的形成机理 | 第55-57页 |
| ·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的影响 | 第57-58页 |
| ·三维枝状铂纳米晶体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总结 | 第61-6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