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引言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英国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美国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加拿大研究现状 | 第14页 |
·欧洲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中国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防连续倒塌的设计及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拆除构件法 | 第16-17页 |
·线性静力方法 | 第17页 |
·非线性静力方法 | 第17页 |
·非线性动力方法 | 第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PMSAP线性静力方法分析框架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19-51页 |
·本章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框架模型设计 | 第19-21页 |
·PMSAP线性静力方法 | 第21-24页 |
·中国防连续倒塌设计规范 | 第21-22页 |
·拆柱位置 | 第22-23页 |
·抗弯承载力变化率计算 | 第23-24页 |
·10层模型框架柱失效对于框架梁抗弯承载力变化率的影响 | 第24-49页 |
·底层柱失效 | 第24-35页 |
·二层柱失效 | 第35-42页 |
·六层柱失效 | 第42-49页 |
·不同层数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变化率的影响 | 第49页 |
·框架柱失效对节点竖向位移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SAP2000非线性静力方法分析框架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51-70页 |
·模型设计 | 第51-52页 |
·总信息 | 第51页 |
·材料信息、荷载信息 | 第51页 |
·模型设计过程 | 第51-52页 |
·框架梁失效的评价方法 | 第52-54页 |
·塑性铰的弯矩-位移曲线 | 第52-53页 |
·拆除构件选择 | 第53页 |
·破坏评价准则 | 第53-54页 |
·6度区框架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54-61页 |
·10层框架不同位置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54-58页 |
·8层框架不同位置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6层框架不同位置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7度区框架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61-65页 |
·10层框架不同位置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8层框架不同位置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6层框架不同位置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8度区框架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65-68页 |
·10层框架不同位置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8层框架不同位置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6层框架不同位置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67-68页 |
·框架柱失效对节点竖向位移的影响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SAP2000非线性动力方法分析框架柱失效对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70-78页 |
·概述 | 第70页 |
·时程分析 | 第70-71页 |
·时程分析简介 | 第70-71页 |
·时程函数定义 | 第71页 |
·RC框架模型的防连续倒塌性能分析 | 第71-76页 |
·层数对框架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72-74页 |
·抗震设防烈度对框架结构防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不同分析方法对比及防止结构发生连续倒塌的措施 | 第78-83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不同分析方法对比 | 第78-79页 |
·控制偶然事件的发生 | 第79-80页 |
·设计措施 | 第80-82页 |
·基本规定 | 第80-81页 |
·防连续倒塌设计 | 第81-82页 |
·总结 | 第82-8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已发表文章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