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研发状况信息披露研究--基于重啤“疫苗门”事件的思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述评 | 第11-12页 |
·不确定性与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述评 | 第12-14页 |
·信息披露策略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机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反应方面述评 | 第15页 |
·信息披露监管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页 |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拟解决问题 | 第16页 |
·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2 研发进展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有效市场理论 | 第19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页 |
·管制经济学 | 第19-20页 |
·羊群效应 | 第20页 |
·锚定效应 | 第20-21页 |
3 上市公司研发进展信息披露现状 | 第21-29页 |
·国内外研发投入现状 | 第21-25页 |
·国外研发投入现状 | 第21-24页 |
·国内研发投入现状 | 第24-25页 |
·高研发行业研发进展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第25-28页 |
·不同行业间研发投入现状 | 第25-26页 |
·医药行业研发进展信息披露时点选择 | 第26-27页 |
·医药行业研发进展信息披露频率分析 | 第27页 |
·医药行业研发进展披露的程度及方式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上市公司研发进展信息披露的现实困境 | 第29-35页 |
·研发进展信息披露相关概念界定 | 第29-30页 |
·信息披露 | 第29-30页 |
·研究与开发 | 第30页 |
·本文对研发进展信息披露的界定 | 第30页 |
·研发进展信息披露的困境 | 第30-34页 |
·研发信息披露与商业机密保护不协调 | 第31-32页 |
·医药研发进展披露现实困境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5 上市公司研发进展信息披露监管现状 | 第35-40页 |
·信息披露监管概念及其重要性 | 第35-36页 |
·信息披露监管概念界定 | 第35页 |
·信息披露监管的作用及其必要性 | 第35-36页 |
·研发进展信息披露监管现状 | 第36-40页 |
·监管部门的角色定位存在问题 | 第36-37页 |
·监管体系完善,但具体举措缺乏 | 第37-39页 |
·监管处罚不力,投资者缺乏有效保护 | 第39-40页 |
6 重啤“疫苗门”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分析 | 第40-45页 |
·案例简介 | 第40页 |
·暴露出的问题 | 第40-45页 |
·监管部门 | 第41-42页 |
·机构投资者 | 第42-43页 |
·证券分析师 | 第43页 |
·上市公司 | 第43-45页 |
7 上市公司研发状况信息披露改进建议 | 第45-51页 |
·监管部门 | 第45-47页 |
·加强监管规则的实用性建设 | 第45页 |
·加快差异化披露进程 | 第45-46页 |
·加大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力度 | 第46页 |
·加强各部门交流合作 | 第46-47页 |
·机构投资者 | 第47页 |
·证券分析师 | 第47-48页 |
·加强证券分析师行业自律建设 | 第47-48页 |
·增强证券分析师独立性 | 第48页 |
·加强实地调研 | 第48页 |
·上市公司 | 第48-50页 |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注重合规性 | 第48-49页 |
·合理安排信息披露时点,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 | 第49页 |
·健全绩效考核机制,避免短期行为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8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取得的成果 | 第51页 |
·不足之处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51页 |
·今后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