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环境下车削夹具虚拟装配与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 ·PDM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装配序列规划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动平衡发展现状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 2 PDM环境下车削夹具的管理 | 第13-21页 |
| ·PDM环境下车削夹具用户权限管理 | 第14-17页 |
| ·权限管理的特点 | 第14页 |
| ·访问控制模式 | 第14-15页 |
| ·用户权限判定 | 第15-16页 |
| ·资源分类管理 | 第16页 |
| ·用户权限组织模式 | 第16-17页 |
| ·PDM环境下车削夹具文档管理 | 第17-20页 |
| ·文档管理 | 第17-18页 |
| ·文档存储管理 | 第18页 |
| ·文档传输管理 | 第18页 |
| ·文档权限管理 | 第18-19页 |
| ·文档版本管理 | 第19-20页 |
| ·文档管理基本操作 | 第20页 |
| ·PDM环境下车削夹具项目管理 | 第20-21页 |
| 3 车削夹具虚拟装配信息模型 | 第21-30页 |
| ·NX建模 | 第21页 |
| ·车削夹具的装配结构及其特点 | 第21-24页 |
| ·车削夹具零件信息 | 第23页 |
| ·车削夹具的装配层次关系 | 第23-24页 |
| ·装配模型的信息表达方式 | 第24-26页 |
| ·关联图模型 | 第24-25页 |
| ·关联矩阵表示法 | 第25页 |
| ·层次模型 | 第25-26页 |
| ·聚族与子装配体的判定 | 第26-27页 |
| ·基于层次联接关系的车削夹具装配信息模型 | 第27-30页 |
| ·提取车削夹具中聚镞与子装配体 | 第27页 |
| ·车削夹具的层次联接关系图 | 第27-30页 |
| 4 车削夹具装配序列的生成与评价 | 第30-45页 |
| ·车削夹具的装配知识 | 第31页 |
| ·割集算法中装配序列的生成 | 第31-34页 |
| ·割集可行性分析 | 第34-36页 |
| ·技术可行性 | 第34-35页 |
| ·空间可行性 | 第35-36页 |
| ·机械可行性 | 第36页 |
| ·车削夹具的装配序列表达 | 第36-38页 |
| ·装配序列生成与表达 | 第38-42页 |
| ·车削夹具子装配体装配序列的生成 | 第38-39页 |
| ·车削夹具的装配序列生成与表达 | 第39-42页 |
| ·车削夹具装配序列的评价 | 第42-45页 |
| 5 车削夹具平衡的实现 | 第45-60页 |
| ·动静平衡选择 | 第45-46页 |
| ·静平衡理论分析 | 第46-47页 |
| ·静平衡装置的设计 | 第47-48页 |
| ·NX中静平衡分析及配平 | 第48-53页 |
| ·车削夹具的建模与装配 | 第48-49页 |
| ·定义材料 | 第49-50页 |
| ·定义实体密度 | 第50-51页 |
| ·数据采集、分析与配平 | 第51-53页 |
| ·现场静平衡的调整 | 第53-54页 |
| ·动平衡的理论分析 | 第54-55页 |
| ·动平衡的装置的设计 | 第55-56页 |
| ·动平衡的数据采集 | 第56-57页 |
| ·动平衡的分析计算 | 第57-58页 |
| ·动平衡定位计算程序 | 第58-6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