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导论第12-1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4-16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论文框架第14-16页
   ·主要创新点第16-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24页
   ·盈余管理是否存在的研究第17-18页
   ·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第18-20页
   ·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第20-21页
   ·盈余管理制约因素的研究第21-22页
   ·文献评论第22-24页
3.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4-44页
   ·盈余管理的定义第24-26页
   ·盈余管理产生的理论基础第26-29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6页
     ·契约理论第26-27页
     ·产权理论第27-28页
     ·信号理论第28-29页
   ·盈余管理的动机第29-36页
     ·IPO动机第29-31页
     ·增发、配股动机第31-32页
     ·避免ST或退市的动机第32-33页
     ·避税动机第33页
     ·管理者报酬契约动机第33-35页
     ·债务契约动机第35页
     ·政治成本动机第35-36页
   ·盈余管理的手段第36-41页
     ·资产减值准备第36-37页
     ·调控收入和费用第37-38页
     ·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的变更第38-39页
     ·债务重组第39-40页
     ·关联交易第40-41页
   ·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第41-44页
     ·总体应计模型第41页
     ·特定应计模型第41-42页
     ·盈余分布法第42-44页
4. 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44-53页
   ·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第44-45页
   ·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第45-49页
     ·贷款损失准备第46-47页
     ·公允价值计量第47-48页
     ·证券投资买卖第48页
     ·表外项目第48-49页
     ·衍生金融工具第49页
   ·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第49-50页
   ·研究假设第50-53页
5. 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第53-65页
   ·研究设计第53-57页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53页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第53-57页
   ·实证分析第57-65页
     ·描述性统计第57-59页
     ·相关系数分析第59-61页
     ·回归结果及分析第61-65页
6.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未来展望第65-70页
   ·研究结论第65-66页
   ·政策建议第66-68页
     ·对金融监管部门的建议第66-67页
     ·对会计准则制定部门的建议第67-68页
   ·研究不足第68-69页
   ·未来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后记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投资布局的影响因素--基于2001-2011年四大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下一篇:我国上市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应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