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贡献与不足 | 第21-22页 |
2. 影子银行体系概述 | 第22-35页 |
·西方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体系概述 | 第22-25页 |
·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 | 第22页 |
·影子银行的特征 | 第22-25页 |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概述 | 第25-35页 |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 | 第25-26页 |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成因 | 第26-27页 |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 | 第27-28页 |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分类 | 第28-35页 |
3.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模式 | 第35-46页 |
·信用创造理论及其发展 | 第35-36页 |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模式 | 第36-41页 |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特征 | 第36-39页 |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过程 | 第39-41页 |
·我国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模式 | 第41-46页 |
·商业银行体系内部的影子银行信用创造 | 第41-42页 |
·商业银行体系外部的影子银行信用创造 | 第42-43页 |
·商业银行体系内外部结合的影子银行信用创造 | 第43-46页 |
4.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冲击 | 第46-52页 |
·转轨期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殊性 | 第46-48页 |
·利率双轨制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并存 | 第46-47页 |
·利率双轨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特殊性 | 第47-48页 |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冲击 | 第48-52页 |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造成重要影响 | 第48-49页 |
·影子银行体系会削弱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效力 | 第49-50页 |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造成影响 | 第50-52页 |
5. 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