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导论第13-26页
   ·序言第13-15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第15-21页
     ·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第15-19页
     ·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研究第19-21页
   ·国外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文献研究综述第21-25页
     ·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必要性第21-22页
     ·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第22-23页
     ·民间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特点与优势第23-24页
     ·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改进路径第24-25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5-26页
     ·研究思路第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6-32页
   ·基本概念第26-28页
     ·残疾人就业服务第26-27页
     ·民间组织第27-28页
     ·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第28页
   ·理论基础第28-32页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第28-29页
     ·第三方管理理论第29-30页
     ·社会治理理论第30-32页
3. 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现实需求第32-43页
   ·残疾人就业现状不甚理想,残疾人就业渠道亟待扩展第32-38页
     ·残疾人就业率低,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第32-33页
     ·残疾人就业质量差,收入水平低第33页
     ·传统残疾人就业模式面临发展困境第33-38页
   ·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存在供需矛盾第38-42页
     ·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缺乏总体设计,地区差别大第39页
     ·服务主体单一,难以实现资源整合第39页
     ·服务人员配备不足,服务供给难保证第39-40页
     ·服务方式偏行政化,缺少人文关怀第40-41页
     ·服务内容同社会需求存在距离,地方发展程度不一第41-42页
   ·总结第42-43页
4. 我国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情况分析第43-62页
   ·我国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制度保障第43-46页
     ·与民间组织自身相关的政策第43-44页
     ·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第44-46页
   ·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框架第46-53页
     ·参与主体第46-48页
     ·参与内容第48页
     ·参与方式第48-53页
   ·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实践第53-59页
     ·政府购买残疾人就业服务是发展方向第54-56页
     ·“民办公助”提供残疾人就业服务是主要参与方式第56-59页
     ·志愿互动助残就业服务有了新发展第59页
   ·我国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59-62页
     ·政策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第59-60页
     ·民间组织参与能力有待提高第60-61页
     ·民间组织参与服务方式单一第61页
     ·民间组织与政府在合作关系中地位不平等第61页
     ·政府短期支持和民间组织长期发展的矛盾第61-62页
5. 境外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第62-75页
   ·香港地区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第62-67页
     ·香港社会福利署同民间组织关系概况第62-64页
     ·香港地区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特点第64-67页
   ·台湾地区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第67-70页
     ·台湾地区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特点第67-70页
   ·港台地区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经验总结第70页
   ·国外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经验总结第70-75页
     ·美国——合约下的绩效购买第70-71页
     ·英国——全国性的合作协议第71-73页
     ·瑞典——政府支持下的政策参与第73-75页
6. 完善民间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政策建议第75-84页
   ·加强民间组织的参与能力建设第75-77页
     ·完善组织建设,构建治理体系第75-76页
     ·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第76页
     ·利用发展新媒介,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第76-77页
   ·完善民间组织的参与保障机制第77-79页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构建法律保障体系第77-78页
     ·划分政、民职责,理顺二者关系第78-79页
     ·设立专项购买基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第79页
     ·完善信息支持系统,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第79页
   ·创新民间组织的参与方式第79-82页
     ·明确政、民双方责任,推进合作参与模式第79-80页
     ·建立助残组织联盟,推动政策参与第80-81页
     ·发展助残组织孵化园,加速资源整合第81-82页
   ·民间组织参与下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后记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背景下拆迁安置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下一篇:个性化的残疾人职业康复研究--以四川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