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皖江流域的自然灾害与民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 绪论 | 第8-15页 |
(一) 写作的缘起及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三) 学术史回顾 | 第10-13页 |
(四) “皖江流域”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二、 清代皖江流域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 | 第15-29页 |
(一) 灾害概述 | 第16-22页 |
(二) 灾害特点 | 第22-24页 |
(三) 灾害成因 | 第24-29页 |
三、 灾害冲击下的乡村经济 | 第29-36页 |
(一) 灾害与土地 | 第29-30页 |
(二) 灾害与粮食 | 第30-33页 |
(三) 灾害与人口 | 第33-36页 |
四、 灾害诱发的乡村社会问题 | 第36-41页 |
(一) 土匪猖獗 | 第36-37页 |
(二) 抢粮盛行 | 第37-38页 |
(三) 伦理丧失 | 第38-41页 |
五、 灾害重压下的民众生活 | 第41-47页 |
(一) 食物匮乏 | 第41-43页 |
(二) 生活贫困 | 第43-44页 |
(三) 疾病蔓延 | 第44-45页 |
(四) 迷信流行 | 第45-47页 |
六、 灾害视阈下的应对举措 | 第47-54页 |
(一) 官方的应对举措 | 第47-50页 |
(二) 民间的社会救助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读研期间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