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制造系统不确定性识别与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制造系统不确定性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粗糙集理论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特点及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9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33页 |
·制造系统不确定性的界定 | 第22-23页 |
·制造系统的界定 | 第22页 |
·不确定性理论 | 第22-23页 |
·供应链风险管理 | 第23-25页 |
·供应链风险识别 | 第23-24页 |
·供应链风险评估 | 第24-25页 |
·粗糙集理论 | 第25-31页 |
·知识与知识库 | 第25-26页 |
·不可区分关系 | 第26页 |
·不精确范畴,近似与粗糙度 | 第26-28页 |
·知识表达系统与决策表 | 第28-29页 |
·知识约简与知识的依赖性 | 第29-30页 |
·属性依赖性与属性重要度 | 第30-31页 |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建模过程 | 第31-33页 |
3 制造系统不确定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40页 |
·制造系统不确定性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33页 |
·制造系统不确定性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 第33-34页 |
·制造系统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生产系统的不确定性 | 第34-35页 |
·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 第35-38页 |
·制造系统不确定性指标体系的形成 | 第38-40页 |
4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不确定性识别与评价模型 | 第40-54页 |
·构建决策表 | 第40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40-48页 |
·决策表补齐 | 第41-44页 |
·数据离散化 | 第44-48页 |
·属性约简 | 第48-50页 |
·属性约简概述 | 第48页 |
·属性约简的一般方法 | 第48-49页 |
·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 | 第49-50页 |
·决策规则的生成 | 第50-52页 |
·规则提取的一般步骤 | 第50页 |
·基于粗糙集决策属性支持度规则获取算法 | 第50-52页 |
·综合评价 | 第52-54页 |
·基于属性重要度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2-53页 |
·不确定性综合价值计算并排序 | 第53-54页 |
5 制造系统不确定性的实例研究 | 第54-66页 |
·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概况 | 第54-56页 |
·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现状 | 第54-55页 |
·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现状 | 第55-56页 |
·粗糙集识别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56-63页 |
·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制造系统不确定性初始分类指标 | 第56-57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57-58页 |
·属性约简 | 第58-59页 |
·生成辨识规则 | 第59-60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60-61页 |
·综合评价生成 | 第61-63页 |
·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运算结果分析 | 第63页 |
·对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制造系统不确定性的建议 | 第63-64页 |
·对粗糙集模型方法的解释 | 第64-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论文总结 | 第66-67页 |
·主要工作 | 第66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66-67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