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程序审理中公诉人原则出庭及其例外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四个案例 | 第11-15页 |
一、 栾某交通肇事案 | 第11-12页 |
(一) 基本案情 | 第11页 |
(二) 诉讼经过及结果 | 第11-12页 |
二、 马某某职务侵占案 | 第12-13页 |
(一) 基本案情 | 第12页 |
(二) 诉讼经过及结果 | 第12-13页 |
三、 陈某某、于某盗窃案 | 第13-14页 |
(一) 基本案情 | 第13页 |
(二) 诉讼经过及结果 | 第13-14页 |
四、 李某某盗窃案 | 第14-15页 |
(一) 基本案情 | 第14页 |
(二) 诉讼经过及结果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 案例所揭示的问题 | 第15-20页 |
一、 公诉人全部出庭在诉讼中的利弊 | 第15-18页 |
(一) 公诉人需要全部出庭 | 第15-16页 |
(二) 公诉人完全可以不出庭 | 第16-17页 |
(三) 公诉人出庭与否不应一概而论 | 第17-18页 |
二、 公诉人全部出庭对检察机关的不利影响 | 第18-19页 |
(一) 诉讼文书和办案材料的增加 | 第18页 |
(二) 部分案件诉讼期间的延长 | 第18-19页 |
三、 公诉人不出庭与审判监督 | 第19-20页 |
(一) 公诉人出庭时履行审判监督职能 | 第19页 |
(二) 公诉人不出庭情况下如何行使审判监督权 | 第19-20页 |
第三部分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0-24页 |
一、 公正与效率的冲突 | 第20-22页 |
(一) 简易程序的设立主要为追求效率 | 第21-22页 |
(二) 现代的诉讼体制不应追求绝对的正义 | 第22页 |
(三) 程序的简化更符合当事人的意愿 | 第22页 |
二、 检察机关对审判监督职能重视不够 | 第22-24页 |
(一) 体制原因 | 第22-23页 |
(二) 立法原因 | 第23-24页 |
第四部分:解决问题的策略 | 第24-29页 |
一、 明确规定公诉人原则上的出庭与例外 | 第24-26页 |
(一) 公诉人必须出庭的案件 | 第24-25页 |
(二) 公诉人可以不出庭的案件 | 第25页 |
(三) 公诉人可以不出庭中的例外情况 | 第25-26页 |
二、 完善公诉人不出庭情况下的审判监督机制 | 第26-29页 |
(一) 慎重建议适用简易程序 | 第26页 |
(二) 公诉部门与监所部门建立联动机制 | 第26-27页 |
(三) 随机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进行庭审旁听 | 第27页 |
(四) 对适用简易程序案件深化量刑建议改革 | 第27页 |
(五) 对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判决进行严格审查 | 第27-28页 |
(六) 高质量列席审判委员会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