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 ·铝的性质和用途 | 第12页 |
| ·氧化铝工业的发展与现状 | 第12-13页 |
|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研究现状 | 第13-30页 |
|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热力学与宏观动力学研究 | 第14-18页 |
| ·铝酸钠溶液物理化学性质及晶种分解体系的粒子行为与界面作用 | 第18-25页 |
| ·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技术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 ·本课题选题意义、难点与研究思路 | 第30-34页 |
| ·选题意义 | 第30-31页 |
| ·难点与研究思路 | 第31-34页 |
| 2 研究方法及表征手段 | 第34-40页 |
|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 ·实验原料 | 第34-35页 |
| ·实验设备 | 第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40页 |
|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实验 | 第35-36页 |
| ·标准溶液的配置 | 第36页 |
| ·分析及表征方法 | 第36-40页 |
| 3 三水铝石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热力学模型 | 第40-55页 |
| ·三水铝石溶解反应平衡常数的理论计算模型 | 第41-49页 |
| ·Debye-Huckel模型应用假设和参数取值 | 第42-43页 |
| ·利用Debye-Huckel模型与Pitzer方程的关联性构建拟合模型 | 第43-47页 |
| ·平衡常数理论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第47-49页 |
| ·NaOH-NaAl(OH)_4-H_2O体系电解质的模型参数 | 第49-51页 |
| ·NaOH-NaAl(OH)_4-H_2O体系热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4 铝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铝的溶解度与其颗粒尺寸的关系 | 第55-67页 |
| ·铝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铝间固-液界面能的确定 | 第56-61页 |
| ·氢氧化铝的固体表面自由能 | 第56-58页 |
| ·铝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 | 第58-60页 |
| ·固-液界面能 | 第60-61页 |
| ·铝酸钠溶液中Al(OH)_3的溶解度与其颗粒尺寸的关系 | 第61-63页 |
| ·计算结果讨论与验证 | 第63-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5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Al(OH)_3颗粒的行为 | 第67-78页 |
|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单位体积溶液中颗粒数的变化 | 第67-72页 |
| ·单位体积溶液中Al(OH)_3颗粒数的计算 | 第67-70页 |
| ·晶种分解过程单位体积溶液中Al(OH)_3颗粒数的变化 | 第70-72页 |
|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单位质量固体中颗粒数的变化 | 第72-77页 |
| ·单位质量产品中Al(OH)_3颗粒数的计算 | 第72-74页 |
| ·晶种分解过程单位质量产品中Al(OH)_3颗粒数的变化 | 第74-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6 添加剂改善晶种分解过程固-液界面性质研究 | 第78-93页 |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 | 第79-85页 |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原理 | 第79页 |
| ·添加剂A对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 | 第79-81页 |
| ·添加剂A对铝酸钠溶液结构的影响 | 第81-83页 |
| ·添加剂A对固-液界面性质的影响 | 第83-85页 |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 | 第85-91页 |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原理 | 第85页 |
| ·添加剂B对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 | 第85-89页 |
| ·添加剂B对固-液界面性质的影响 | 第89-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 7 协同调控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技术 | 第93-115页 |
| ·溶液结构调控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 | 第93-99页 |
| ·调控铝酸钠溶液的结构 | 第94-96页 |
| ·调控结构对分解率的影响 | 第96-97页 |
| ·调控方式对分解率的影响 | 第97-98页 |
| ·调控溶液结构对产品粒度的影响 | 第98-99页 |
| ·温度制度调控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 | 第99-112页 |
| ·温度制度对晶种分解过程后期Ostwald熟化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 ·晶种系数和粒度对晶种分解过程后期Ostwald熟化的影响 | 第104-109页 |
| ·碱浓度对晶种分解过程后期Ostwald熟化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 ·苛性比对晶种分解过程后期Ostwald熟化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 ·搅拌速度对晶种分解过程后期Ostwald熟化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 ·协同调控晶种分解过程Al(OH)_3颗粒行为技术 | 第112-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 ·主要结论 | 第115-116页 |
| ·回顾与展望 | 第116-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3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132-133页 |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