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绪论第13-25页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3-16页
  (一) 选题背景第13-14页
  (二) 选题意义第14-16页
 二、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第16-22页
  (一) 国外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综述第16-19页
  (二) 国内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综述第19-21页
  (三) 国内外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第21-22页
 三、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22-23页
  (一) 研究框架第22-23页
  (二) 研究方法第23页
 四、 创新之处第23-25页
  (一) 采用了新的研究框架第23页
  (二) 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第23-24页
  (三) 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第24页
  (四) 给出了新的对策第24-25页
第一章 农业合作社有关概念第25-39页
 一、 合作社的定义和基本原则第25-34页
  (一) 合作社的定义及相关诠释第25-26页
  (二) 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第26-30页
  (三) 相关概念区分第30-34页
 二、 合作社的分类及本文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第34-39页
  (一) 合作社的分类第34-36页
  (二) 本文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第36-39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第39-71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合作经济思想第39-48页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经济思想第39-42页
  (二)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创建及其原则第42-45页
  (三) 合作社理论的发展与流派第45-48页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经济的一般理论第48-52页
  (一) 合作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第49页
  (二) 合作社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第49-50页
  (三) 生产合作是合作制的主要形式第50页
  (四) 国家政权对合作社具有决定作用第50-52页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理论第52-59页
  (一) 关于农业合作社重要地位的理论第52-53页
  (二) 关于农业合作社土地所有制形式的理论第53-55页
  (三) 关于农业合作社主要类型的理论第55-57页
  (四) 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基本原则的理论第57-59页
 四、 列宁的农业合作社理论第59-63页
  (一) 列宁农业合作社理论的形成第59-61页
  (二) 列宁农业合作社理论的主要内容第61-63页
 五、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社思想第63-68页
  (一) 毛泽东农业合作思想的发展脉络第63-66页
  (二) 毛泽东农业合作社思想的主要内容第66-68页
 六、 邓小平的农业合作社思想第68-71页
  (一) 发展农业合作社要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第68-69页
  (二) 主张让农民在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第69页
  (三) 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第69-71页
第三章 中国现阶段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第71-81页
 一、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第71-73页
  (一) 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第71-73页
  (二)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第73页
 二、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第73-81页
  (一) 自然经济时期中国农村经济概况第74-75页
  (二)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农村经济概况第75-76页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村经济概况第76-77页
  (四)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第77-81页
第四章 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81-125页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合作社第81-91页
  (一) 近代农业合作思想的传播与中国早期的农业合作运动第81-85页
  (二) 国民政府领导的农业合作运动第85-87页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农村合作运动第87-91页
 二、 合作化时期的农业合作社第91-104页
  (一) 互助组第91-94页
  (二)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94-97页
  (三)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97-99页
  (四)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99-104页
 三、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集体化第104-116页
  (一) 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第105-108页
  (二) 人民公社受挫后的初步调整第108-110页
  (三) 人民公社初步调整的中断第110-112页
  (四) 继续调整——被迫退到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第112页
  (五) 人民公社解体第112-114页
  (六) 人民公社的教训第114-116页
 四、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新发展第116-125页
  (一) 新型农业合作社的产生背景第116-117页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第117-118页
  (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和特点第118-125页
第五章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启示第125-139页
 一、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第125-129页
  (一)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一般特征第125-127页
  (二)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第127-129页
 二、 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第129-135页
  (一) 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的一般特征第130-132页
  (二) 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第132-135页
 三、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第135-139页
  (一) 根据我国国情选择适宜的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第135-136页
  (二) 正确处理农业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第136-137页
  (三) 尊重农民意愿第137-139页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策略第139-153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第139-144页
  (一) 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第139-140页
  (二) 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要发展方向第140-144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策第144-153页
  (一) 进行理论创新以设计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总体框架第144-145页
  (二) 进行制度创新以搭建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制度结构第145-147页
  (三) 进行组织创新以完善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第147-148页
  (四) 加强政府支持以改善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外部环境第148-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61页
后记第161-16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AP-ERP系统订单管理子系统的开发与实施
下一篇:寻找一种声音:玛格丽特·德拉布尔主要作品中的身份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