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nSAR的露天矿边坡位移监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0-13页 |
·InSAR 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InSAR 技术的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2.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 第15-30页 |
·雷达介绍 | 第15-18页 |
·真实孔径雷达 | 第15-16页 |
·合成孔径雷达 | 第16-18页 |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成像模式 | 第18-20页 |
·SAR 顺轨道干涉测量 | 第18页 |
·SAR 交轨干涉测量 | 第18页 |
·SAR 重复轨道干涉测量 | 第18-20页 |
·InSAR 相关原理 | 第20-21页 |
·D-InSAR 相关原理 | 第21-26页 |
·二轨差分法 | 第23-25页 |
·三轨差分法 | 第25-26页 |
·四轨差分法 | 第26页 |
·误差来源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 第26-30页 |
·时间失相干 | 第26页 |
·空间失相干 | 第26-27页 |
·多普勒质心差异失相干 | 第27页 |
·数据处理软件模型不完善引起的失相干 | 第27页 |
·大气延迟失相干 | 第27-30页 |
3.SAR 影像差分处理流程 | 第30-47页 |
·SAR 影像处理软件介绍 | 第30-32页 |
·SAR 影像差分干涉主要处理流程 | 第32-47页 |
·SAR 影像选取 | 第34-36页 |
·SAR 影像配准 | 第36-40页 |
·干涉图的生成 | 第40页 |
·基线估计 | 第40-41页 |
·去平地效应 | 第41-42页 |
·自适应滤波 | 第42-43页 |
·相位解缠 | 第43-47页 |
4.实验数据处理过程及成果讨论 | 第47-61页 |
·实验区概况 | 第47-48页 |
·方案一的数据处理 | 第48-56页 |
·数据的选取 | 第48-49页 |
·图像的多视处理 | 第49-50页 |
·影像间的配准 | 第50-51页 |
·干涉图的生成 | 第51-52页 |
·地理编码 | 第52-54页 |
·去平地效应 | 第54-55页 |
·相干性计算 | 第55页 |
·相位解缠 | 第55-56页 |
·方案二的数据处理 | 第56-58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8-61页 |
5.模拟露天矿边坡位移情况 | 第61-63页 |
·实验场的选取 | 第61页 |
·实验场形变图的提取 | 第61-63页 |
6.结论和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