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的珠日河草原旅游景区发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5页 |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2)现实意义 | 第11页 |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1、 国外草原旅游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2、 国内草原旅游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三)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 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一、 珠日河草原概况 | 第15-22页 |
| (一)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5-16页 |
| (二) 历史文化背景 | 第16-19页 |
| 1、 历史沿革 | 第16-17页 |
| 2、 民俗文化 | 第17-19页 |
| (三) 社会经济发展 | 第19-22页 |
| 二、 珠日河草原旅游现状 | 第22-26页 |
| (一) 景区建设状况 | 第22-23页 |
| (二) 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 第23-24页 |
| (三) 旅游对地方的影响 | 第24-26页 |
| 三、 珠日河草原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 第26-42页 |
| (一) 游客社会属性调查 | 第26-32页 |
| 1、 不同收入群体的旅游特征研究 | 第26-27页 |
| 2、 不同性别群体的旅游特征研究 | 第27-28页 |
| 3、 不同学历群体的旅游特征研究 | 第28-29页 |
| 4、 不同职业群体的旅游特征研究 | 第29-30页 |
| 5、 不同年龄群体的旅游特征研究 | 第30-31页 |
| 6、 不同地区客源的旅游特征研究 | 第31-32页 |
| (二) 游客旅游动机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 (三) 游客的基本行为特征分析 | 第33-36页 |
| (四) 游客对草原旅游产品的偏好分析 | 第36-37页 |
| (五) 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认知及满意度分析 | 第37-42页 |
| 四、 基于游客需求的珠日河草原旅游发展思考 | 第42-51页 |
| (一) 加大旅游景区宣传力度 | 第42-44页 |
| 1、 重视口碑效应 | 第42-43页 |
| 2、 强化媒体宣传与营销 | 第43-44页 |
| (1)针对目标游客制作旅游宣传片 | 第43页 |
| (2)通过报刊杂志的宣传 | 第43-44页 |
| (3)网络宣传 | 第44页 |
| (二) 进一步增加旅游文化的挖掘与开发 | 第44-46页 |
| 1、 注重建筑的民族特色 | 第44-45页 |
| 2、 强化草原民俗文化的融入 | 第45页 |
| 3、 加强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 第45-46页 |
| (三) 完善景区硬件设施 | 第46-47页 |
| 1、 增加购物场所 | 第46页 |
| 2、 景区内部道路的建设 | 第46-47页 |
| 3、 其他附件设施建设 | 第47页 |
| (四) 丰富旅游产品和项目 | 第47-48页 |
| 1、 根据细分市场需求打造产品与项目 | 第47-48页 |
| 2、 大力研发旅游纪念品 | 第48页 |
| 3、 增加参与性与体验性旅游项目 | 第48页 |
| (五) 切实提高景区服务技能与水平 | 第48-51页 |
| 1、 加强从业人员素质 | 第49页 |
| 2、 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 第49-50页 |
| 3、 提供规范化的旅游服务 | 第50-51页 |
| 总结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附录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