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菌法原位生物修复复杂有机污染地下水的室内模拟效果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硝基苯等污染物性质及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硝基苯、苯胺、苯、甲苯和氯苯的性质及危害 | 第10-11页 |
·硝基苯、苯胺、苯、甲苯和氯苯对地下水的污染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外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污染特征 | 第13-16页 |
·国内地下水污染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地下水污染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外地下水的污染特征 | 第15-16页 |
·混合菌在生物降解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8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实验药品与材料 | 第21页 |
·实验设备 | 第21-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污染地下水有机组成分析 | 第23页 |
·投菌法原位修复污染地下水室内模拟实验 | 第23-25页 |
·分析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GC-MS全扫描分析污染地下水 | 第25页 |
·HPLC定量分析水样中的硝基苯苯胺 | 第25-26页 |
·苯系物、氯苯的定量测试方法 | 第26页 |
·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水中溶解氧测定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8-46页 |
·污染地下水有机组成分析 | 第28-30页 |
·天然砂吸附污染物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室内模拟投菌法原位修复地下水结果与讨论 | 第31-46页 |
·投菌法对地下水中硝基苯和苯胺的去除 | 第31-35页 |
·投菌法对地下水中苯、甲苯和一氯苯的去除 | 第35-40页 |
·电子受体变化 | 第40-45页 |
·脱氢酶活性变化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建议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