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

毛泽东诗词哲学隐喻探微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第9-10页
 二、理论界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三、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2-15页
第一章 隐喻的功能第15-25页
 第一节 隐喻的诗词功能第15-18页
  一、意象营造功能第16-17页
  二、时代表征功能第17-18页
  三、美学意境功能第18页
 第二节 隐喻的哲学功能第18-20页
  一、事物认知功能第18-19页
  二、语言哲学功能第19-20页
  三、审美价值功能第20页
 第三节 隐喻诗词功能走向哲学功能的趋势第20-25页
  一、隐喻从诗词功能向哲学功能升华的主要缘由第21-22页
  二、隐喻从诗词功能向哲学功能转向的基本形式第22-23页
  三、隐喻从诗词功能向哲学功能转向的重要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毛泽东诗词的隐喻与哲学隐喻第25-35页
 第一节 毛泽东诗词在毛泽东思想中的历史地位第25-27页
  一、诗词与哲学的辩证关系第25-26页
  二、毛泽东诗词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第26-27页
  三、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特殊表达方式第27页
 第二节 毛泽东诗词隐喻的表现、本质与特点第27-30页
  一、毛泽东诗词隐喻主要表现第27-28页
  二、毛泽东诗词隐喻的内在本质第28-29页
  三、毛泽东诗词隐喻的基本特征第29-30页
 第三节 毛泽东诗词的哲学隐喻第30-35页
  一、揭示实践中人与世界的内在关系第30-31页
  二、揭示存在和思维的相互作用第31-32页
  三、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哲学道理第32-35页
第三章 毛泽东诗词哲学隐喻体现真善美的统一第35-49页
 第一节 毛泽东诗词的哲学隐喻之“真”第36-38页
  一、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第36-37页
  二、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第37-38页
  三、具体与抽象的辩证统一第38页
 第二节 毛泽东诗词的哲学隐喻之“善”第38-41页
  一、弘扬革命传统的价值观第39-40页
  二、重视全心为民的价值观第40页
  三、弘扬爱国主义的价值观第40-41页
 第三节 毛泽东诗词的哲学隐喻之“美”第41-44页
  一、毛泽东诗词隐喻的辩证之美第42页
  二、毛泽东诗词隐喻的和谐之美第42-43页
  三、毛泽东诗词隐喻的价值之美第43-44页
 第四节 毛泽东诗词隐喻反映了哲学真善美的统一第44-49页
  一、真中有美,真当求善第45-46页
  二、善基于真,善展示美第46-47页
  三、美源自真,美蕴含善第47-49页
第四章 毛泽东诗词哲学隐喻的当代启示第49-57页
 第一节 引导人们全面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第49-51页
  一、隐喻方式使毛泽东诗词哲学思想鲜活化第49-50页
  二、隐喻方式使毛泽东诗词哲学内蕴丰富化第50-51页
 第二节 启示人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51-53页
  一、指引人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第51-52页
  二、引导人们深刻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52页
  三、引领人们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第52-53页
 第三节 毛泽东诗词哲学隐喻激发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哲学品格第53-57页
  一、坚持和平正义世界观的哲学品格第54页
  二、提倡进取向上人生观的哲学品格第54-55页
  三、展示爱国爱民价值观的哲学品格第55-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3-65页
致谢第65-67页
个人简历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欠发达县区新农合基金资金管理的统计分析--以福建省永泰县为例
下一篇:从西方修辞学视角重析尼克松访华系列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