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以“毒胶囊事件”报道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一、研究背景第8页
 二、研究意义第8-9页
  (一) 理论意义第8-9页
  (二) 现实意义第9页
 三、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第9-10页
  (一) 研究问题第9页
  (二) 研究方法第9-10页
  (三) 选题的创新之处第10页
 四、文献综述第10-20页
  (一) 新闻框架理论综述第10-15页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研究综述第15-20页
第二章 “毒胶囊事件”报道内容分析第20-40页
 一、个案选取—2012年“毒胶囊事件”第20页
 二、媒体选择—《南方都市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浪网第20页
 三、抽样时间和方法第20-22页
  (一) 抽样时间第20-21页
  (二) 抽样方法第21-22页
 四、类目建构第22-24页
 五、毒胶囊事件”报道内容分析第24-40页
  (一) “毒胶囊事件”新闻报道数量统计第24页
  (二) 《南方都市报》“毒胶囊事件”报道样本分析第24-30页
  (三)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毒胶囊事件”样本分析第30-34页
  (四) 新浪网“毒胶囊事件”报道样本分析第34-40页
第三章 媒体报道对“毒将囊事件”的呈现第40-44页
 一、《南方都市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浪网“毒胶囊事件”报道构建的新闻框架第40-43页
  (一) 《南方都市报》构建以“责任追究”为主导的事件反思框架第41页
  (二)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构建以“政府形象”为主导的事件应对框架第41-42页
  (三) 新浪网构建以“问题披露”为主导的舆论监督框架第42-43页
 二、“毒胶囊事件”媒体报道框架的作用第43-44页
  (一) 《南方都市报》提供多角度反思事件的平台第43页
  (二)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实力求积极地舆论引导第43页
  (三) 新浪网实现媒体报道理性的互动反馈第43-44页
第四章 “毒胶囊事件”报道反思第44-48页
 一、“毒胶囊事件”报道内容反思第44-45页
  (一) 媒体报道预警不力第44页
  (二) 媒体报道存在误导性第44页
  (三) 媒体报道放大负面效应第44-45页
 二、媒体报道框架反思第45-48页
  (一) 消息来源选择偏向第46页
  (二) 报道体裁较为单一第46页
  (三) 报道立场以中立为主第46-47页
  (四) 以“患者”和“消费者”为主导的报道框架缺失第47-48页
结语第48-52页
 一、媒体报道应加强建设性善于发布预警信息第48-49页
 二、媒体应准确定位善于使用新闻框架第49页
 三、媒体从业人员应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第49-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青岩古镇宗教文化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村狂犬病防治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