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绘画中的怪诞美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绘画中的怪诞及其发展 | 第9-21页 |
(一) 怪诞的内涵 | 第9-10页 |
(二) 中西方绘画中怪诞的产生及发展 | 第10-18页 |
1. 中国绘画中怪诞的产生及发展 | 第10-14页 |
2. 西方绘画中怪诞的产生及发展 | 第14-18页 |
(三) 怪诞与荒诞的区别 | 第18-21页 |
1. 怪诞与荒诞的相同点 | 第18-20页 |
(1) 怪诞与荒诞在汉语中的词义相近 | 第18-19页 |
(2) 怪诞与荒诞都带有喜剧性的特征 | 第19页 |
(3) 荒诞本身包含着怪诞 | 第19-20页 |
2. 怪诞与荒诞的不同点 | 第20-21页 |
(1) 怪诞与荒诞的本义不同 | 第20页 |
(2) 怪诞与荒诞指代的对象不同 | 第20页 |
(3) 怪诞与荒诞形式上的不同 | 第20-21页 |
二、绘画中怪诞的审美特征 | 第21-30页 |
(一) 中国绘画中怪诞的审美特征 | 第21-22页 |
1. 叛逆性 | 第21页 |
2. 前卫性 | 第21-22页 |
3. 讽刺性 | 第22页 |
(二) 西方绘画中怪诞的审美特征 | 第22-24页 |
1. 神秘感 | 第22-23页 |
2. 超现实 | 第23页 |
3. 色情性 | 第23-24页 |
(三) 中西方绘画中怪诞的共同审美特征 | 第24-26页 |
1. 丑陋性 | 第24页 |
2. 抽象性 | 第24-25页 |
3. 滑稽性 | 第25页 |
4. 恐惧性 | 第25-26页 |
(四) 怪诞艺术是一种美 | 第26-27页 |
1. 怪诞是一种审美形态 | 第26页 |
2. 怪诞使人产生愉悦美感 | 第26-27页 |
3. 怪诞中极丑即极美 | 第27页 |
4. 怪诞中的丑在绘画表现中可以转化为美 | 第27页 |
(五) 怪诞艺术也是一种丑 | 第27-30页 |
1. 暴力的怪诞 | 第27-28页 |
2. 血腥的怪诞 | 第28页 |
3. 色情的怪诞 | 第28页 |
4. 恶心的怪诞 | 第28-30页 |
三、绘画中怪诞的现实意义 | 第30-36页 |
(一) 中西方绘画中的怪诞产生的原因 | 第30-32页 |
1. 艺术家对新奇的追求 | 第30页 |
2. 宗教故事和神话传说 | 第30-31页 |
3. 社会压力的增强 | 第31页 |
4. 为了警示和劝诫 | 第31-32页 |
(二) 中西方绘画对怪诞创作的相互影响 | 第32-34页 |
1. 西方绘画对中国绘画中的怪诞创作的影响 | 第32-33页 |
2. 中国绘画对西方绘画中的怪诞创作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三) 中西方绘画中的怪诞对社会的影响 | 第34-36页 |
1. 促进经济发展 | 第34页 |
2. 反常文化的产生 | 第34页 |
3. 更加珍惜生命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