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我国群体事件现状、发展趋向及问题 | 第8-21页 |
(一) 我国群体事件的现状 | 第8-16页 |
1.我国群体事件概况 | 第8页 |
2.案例简述 | 第8-10页 |
3.群体事件的定义 | 第10-11页 |
4.群体事件的特点 | 第11-13页 |
5.群体事件发生的原因 | 第13-16页 |
(二) 群体事件的发展趋向 | 第16-18页 |
1.主体多元化,规模扩大化 | 第16-17页 |
2.组织性加强 | 第17页 |
3.逐步向和平理性方式转变 | 第17-18页 |
(三) 我国群体事件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1.行政机关处置群体事件方法失当 | 第18页 |
2.滥用警力 | 第18-19页 |
3.处置目的错误 | 第19-20页 |
4.信息不公开 | 第20-21页 |
二、 国外处置方式及原则 | 第21-25页 |
(一) 国外处置方式 | 第21-23页 |
1.法国 | 第21-22页 |
2.英国 | 第22页 |
3.德国 | 第22-23页 |
4.美国 | 第23页 |
(二) 国外处置方式所遵循的共同原则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3-25页 |
1.中立原则 | 第23页 |
2.最少动用武力且武力对等原则 | 第23-24页 |
3.冷处理原则 | 第24页 |
4.借鉴意义 | 第24-25页 |
三、 完善我国群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 第25-35页 |
(一) 事前预警阶段 | 第25-28页 |
1.建立群体事件预警机制 | 第25-26页 |
2.建立健全群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体系 | 第26-27页 |
3.构建群体事件模拟训练体系 | 第27页 |
4.对群体性活动进行引导、监督 | 第27-28页 |
(二) 事中应急处置阶段 | 第28-32页 |
1.及时确定责任主体,保证其他部门正常运转 | 第28-29页 |
2.与媒体及时沟通,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 第29-30页 |
3.严格规范政府行为,防止权力扩张 | 第30-31页 |
4.讲究处理方法,慎用警力 | 第31页 |
5.对不同类型的参与人员做区别对待 | 第31-32页 |
(三) 事后处理阶段 | 第32-35页 |
1.对群体事件进行全面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 第32-33页 |
2.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处罚 | 第33页 |
3.做好安抚和教育工作 | 第33-34页 |
4.着重化解引发群体事件的社会矛盾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