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综述 | 第12-22页 |
1.中风后腕手功能重建的康复研究 | 第12-16页 |
·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理论 | 第12-14页 |
·腕手的运动功能重建 | 第14-16页 |
2.针刺治疗中风的研究 | 第16-17页 |
·针刺治疗中风的现代研究 | 第16页 |
·针刺治疗中风的传统研究 | 第16-17页 |
3.低频电刺激的临床应用 | 第17-20页 |
·低频电刺激概述 | 第17-18页 |
·几种常用低频电刺激疗法 | 第18-20页 |
4.表面肌电信号的研究 | 第20-22页 |
·表面肌电简介 | 第20-21页 |
·表面肌电的应用现状 | 第21-22页 |
临床研究 | 第22-33页 |
1.临床资料 | 第22-28页 |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 第22-25页 |
·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治疗方法 | 第26-28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8页 |
2.研究结果 | 第28-33页 |
·基于sEMG评价的中风患者患肢手腕抓握功能的研究 | 第28-30页 |
·头穴丛刺结合低频电刺激与常规电针剌激对Fulf-Meyer运动功能积分的对比研究 | 第30页 |
·头穴丛刺结合低频电刺激与常规电针刺激对上肢Barthel ADL指数评价评分的对比研究 | 第30-31页 |
·头穴丛刺结合低频电刺激与常规电针刺激对上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的对比研究 | 第31页 |
·头穴丛刺结合低频电刺激与常规电针刺激对腕手部关节活动度(ROM)的对比研究 | 第31-32页 |
·头穴丛刺结合低频电刺激与常规电针刺激对有效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7页 |
1.低频电刺激对中风后患肢腕手功能重建的影响 | 第33-34页 |
2.电刺激参数对中风病后腕部功能重建的影响 | 第34页 |
3.头针选穴的临床依据 | 第34-35页 |
4.研究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录 | 第42-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