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背景

图表目录第1-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第1章 导言第15-40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研究目的第18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7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第19-21页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相关概念界定第21-26页
     ·农民土地权益第26-27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7-36页
     ·国外研究第27-28页
     ·国内研究第28-3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35-36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6-39页
     ·研究目标第36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36-37页
     ·研究的基本内容第37-38页
     ·研究方法第38-39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39-40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40-49页
   ·产权理论第40-42页
     ·产权的定义第40-41页
     ·产权制度的功能第41页
     ·农村土地产权内涵第41-42页
     ·启示第42页
   ·效率与公平理论第42-46页
     ·效率理论第42-44页
     ·公平理论第44页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44-45页
     ·启示第45-46页
   ·博弈理论第46-49页
第3章 农村宅基地退出对农民权益的影响第49-70页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概述第49-63页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基础第49-52页
     ·农村宅基地退出主要模式第52-59页
     ·试点模式的比较分析.第59-63页
   ·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的内涵第63-66页
     ·我国宅基地产权制度蕴含的农民权益第63-64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承载的农民权益第64-65页
     ·宅基地功能所蕴含的农民权益第65页
     ·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内涵界定第65-66页
   ·农村宅基地退出对农民权益的影响第66-69页
     ·对农民经济权益的影响第67-68页
     ·对农民政治权益的影响第68页
     ·对农民社会权益的影响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4章 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变化的实证分析第70-88页
   ·农民权益的测度方法选择第70-77页
     ·基于Amartya Sen的可行能力权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71-74页
     ·权益的模糊数学表达第74-77页
   ·农民权益测度的实证分析——以重庆九龙坡区为例第77-86页
     ·样本选取第77页
     ·调查区域概况第77-79页
     ·数据采集第79-80页
     ·农民权益保护的统计分析第80-83页
     ·数据指标化处理第83-85页
     ·农民权益测度结果第85-86页
   ·农民权益保护现状评价第86-87页
     ·农民权益变化的分析第86-87页
     ·农民权益保护现状评价第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5章 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受损原因分析第88-99页
   ·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对农民权益的影响第88-96页
     ·农村宅基地退出中的利益主体第88-92页
     ·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博弈行为分析第92-96页
     ·博弈结果分析第96页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侵害第96-98页
     ·宅基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第96-97页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处分权受限第97页
     ·土地发展权缺失,农民无法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99-107页
   ·研究结论第99-100页
   ·政策建议第100-105页
     ·完善宅基地产权制度第100-102页
     ·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第102-104页
     ·提升农民主体地位第104-105页
   ·研究的不足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附录第113-119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尼日尔粮食安全的因素:在国家和农户层次分析
下一篇:农业公共服务决策优化的机理与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