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体含摩擦斜碰撞问题的混合分析模型法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摩擦、斜碰撞问题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含摩擦斜碰撞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1-13页 |
2 含摩擦斜碰撞混合分析模型方法 | 第13-21页 |
·结构变形场的离散模型 | 第13-16页 |
·动力学方程 | 第14-15页 |
·参数的估算 | 第15-16页 |
·局部区接触模型 | 第16-19页 |
·接触变形和接触力 | 第16-18页 |
·接触过程判断准则 | 第18-19页 |
·混合分析模型法的计算流程 | 第19-21页 |
3 混合分析模型法数值算例 | 第21-38页 |
·算例一:刚性梁的斜碰撞 | 第21-29页 |
·接触力响应 | 第23-24页 |
·法向速度响应 | 第24-26页 |
·切向速度响应 | 第26-29页 |
·小结 | 第29页 |
·算例二:柔性梁的斜碰撞 | 第29-35页 |
·结构离散密度 | 第30页 |
·接触力响应 | 第30-31页 |
·法向速度响应 | 第31-33页 |
·切向速度响应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页 |
·刚性梁与柔性梁的摩擦斜碰撞接触比较 | 第35-38页 |
4 非线性有限元FEM数值仿真 | 第38-45页 |
·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基本介绍 | 第38-42页 |
·接触碰撞算法的选择 | 第38-39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39-42页 |
·混合分析模型法和FEM接触力响应比较 | 第42页 |
·混合分析模型法和FEM法向速度响应比较 | 第42-43页 |
·混合分析模型法和FEM切向速度响应比较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梁式结构斜碰撞问题的实验验证 | 第45-48页 |
·实验设备 | 第46页 |
·混合分析模型法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46-48页 |
6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